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多个机器人到春晚跳舞?不,机器人也会炼钢铁!

更新时间:2025-02-07 16:30  浏览量:1

在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秧 BOT》节目令人眼前一亮。16个身着花袄、手持花绢的机器人欢快地扭着秧歌,其灵动的表演让人形机器人再度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

人形机器人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代表领域之一,正在进入发展上升期,发展潜力大、应用前景广。央广网消息,截至2024年2月份,全国人形机器人存量企业为2474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051家。

2025年春节前,一批人形机器人在苏州工厂“上岗”

2月5日,湖北造最高人形机器人“大壮”亮相,身高1.8米,体重95公斤,轻松举起50公斤的重物

工信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当我们将目光从春晚舞台转向传统的钢铁行业,会发现机器人同样掀起了一场革新风暴。

中钢协数据显示,我国钢铁行业重点企业的机器人应用密度已达65台(套)/万人。95%的企业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发展战略,80%的企业已建成智能集控中心,81%的企业积极探索大数据模型应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正在加快。

过去,

炼钢车间钢花四溅、热浪滚滚,

炉前工直面高温,挥汗如雨。

如今,

钢铁厂步入智能炼钢时代,

许多工种的工作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的智慧炼钢集控中心,20多个机器人协同作业,宛如一个精密的智能网络,不仅彻底解放了工人的双手,还让整个生产过程变得“耳聪目明”。

石钢一车间里,拆捆机器人、上料机器人、倒棱机器人、点磨机器人……38台机器人员工精密协作,场面震撼。

鄂城钢铁已上线30多台台机器人,广泛分布在炼铁、炼钢、检化验等各个工序。截至2024年11月底,鄂城钢铁成功让451名员工从涉煤气等重大危险区域撤离。

梅钢投用的大包浇钢机器人,代替人工完成安装长水口、钢水测温、取样等作业,且速度与精度优于人工。大包浇钢岗位员工远离了高温、粉尘环境,现场作业时间减少了65%。

重庆钢铁也已有数十台机器人参与企业炼钢、炼铁等多道生产工序,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唐钢车间,钢卷下线,交由喷号机器人打上钢号,校准、喷印、洗刷、上墨,一套操作行云流水。

无论是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人形机器人,还是在钢铁行业“默默耕耘”的各类机器人,它们都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方向。随着科技的迅猛进步,人形机器人进钢厂“上班”,其实现的趋势可能性极高。未来,机器人必将在更多领域大显身手,持续创造更多惊喜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