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为什么不是深圳?
更新时间:2025-02-08 07:39 浏览量:1
在当今全球科技竞争的舞台上,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如璀璨星辰般闪耀,杭州更是凭借近年来涌现的一批现象级企业备受瞩目,包括开发黑神话悟空的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机器人的宇树科技,还有最近的DeepSeek。
2025年1月20日,DeepSeek正式发布推理大模型DeepSeek - R1,瞬间在全球 AI 领域掀起波澜。该模型性能比肩 OpenAI o1 正式版,却以仅 557.6 万美元的预训练费用,远远低于 OpenAI 动辄 7800 万美元至 1 亿美元的投入,实现了低成本、高成效的巨大突破。其基准测试更是升至全类别大模型第三,在风格控制类模型分类中还与 OpenAI o1 并列第一。
这般斐然成绩给全球顶尖 AI 公司带来巨大冲击,也让人们对它的诞生地杭州投来更多探究的目光。
这样一家极具影响力的企业,为何诞生于杭州而非深圳?
首先,从企业发展的根基——母公司的角度来看,DeepSeek 的母公司幻方量化创立于 2015 年,是一家借助 AI 等技术手段进行投资的对冲基金。经过多年的耕耘,幻方量化在杭州等地已经积累了深厚的资源、稳定的团队以及成熟的业务体系。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迁移总部不仅意味着办公地点的变更,更涉及到重新构建商业网络、磨合团队以及适应全新的地域营商环境等诸多难题。相比之下,继续扎根杭州,依托已有的基础顺势发展,显然是更为明智的选择,这也使得 DeepSeek 从一开始就与杭州紧密相连。
再者,科技人才与社会人脉资源这一关键要素,杭州有着独特优势。当地坐拥浙江大学等众多高校及科研机构,这些学术力量宛如一座取之不尽的智慧宝库,能够源源不断地为 DeepSeek 提供前沿的科研合作资源以及浓厚的学术交流氛围。
在人工智能领域,杭州精心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涵盖了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和省级实验室、企业研究院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一个协同创新、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的人工智能人才储备位居全国第二,甚至超越了上海和深圳两地的总和,仅次于北京。人才的汇聚为 DeepSeek 的研发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使其能够在技术攻坚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而 DeepSeek 的创始人梁文锋作为浙江大学校友,在杭州当地拥有更为深厚的人脉资源和广泛的校友网络,这无疑为吸引顶尖人才、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及拓展业务版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诸多优势加持之下,杭州成为 DeepSeek 成长的理想摇篮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杭州在产业集群和政策倾斜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近年来,杭州在金融科技、AI 等领域逐步形成显著的产业集群效应,一大批专注于量化投资、AI 研究的企业和机构在此集聚,构建起了一个分工精细、协同紧密的产业生态。
身处其中,DeepSeek 能够便捷地与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共享产业链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加速自身发展。
反观深圳,虽然其高科技产业整体实力强劲,是中国三大主要人工智能产业聚集城市之一,拥有完备的制造产业链以及发展起步较早的智能终端及硬件基础,在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独树一帜,然而在 AI 基础研究的产业集群氛围上相对薄弱。
并且,深圳的产业政策虽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但在金融科技与量化投资、AI 基础研究的结合领域,政策的针对性相较于杭州略显不足,未能像杭州那样精准契合 DeepSeek 这类企业的发展需求。
不可否认,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同样有着辉煌成就。依据智联招聘发布的 2024《AI 大模型对我国劳动力市场潜在影响研究》,深圳的“人工智能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二。深圳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数据表明,2023 年深圳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达 6080 件,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相关企业数量有 1646 家,位居全国第三。
从产业链产值来看,2023 年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产值高达 3012 亿元,同比增长 21.1%,涵盖从基础硬件到技术应用的各个环节,应用层企业尤为集中。在工信部公布的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典型应用案例名单中,深圳也有多项目上榜,诸如华为昇腾 AI 处理器、欣旺达生产设备 AI 智能调优自学系统等,彰显出其强大的产业转化能力。
但正如杭州有适宜 DeepSeek 成长的土壤,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产业基因与发展路径。
杭州凭借自身优势孕育出 DeepSeek 这般惊艳世界的 AI 企业,深圳则依托自身底蕴在人工智能应用层大放异彩。
未来,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腾飞的征程中,杭州与深圳将如同并驾齐驱的两辆马车,各自发挥特长,携手共进,向着更高的科技巅峰奋勇前行,共同书写中国科技的壮丽篇章。
而 DeepSeek 也将在杭州这片创新沃土上持续深耕,为全球 AI 发展贡献更多来自中国的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