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游乐会应节又应景
更新时间:2025-02-08 18:02 浏览量:2
1月30日(正月初二),杨晨伊小朋友在爸爸杨磊的带领下来到北京市东城区文化馆,参加在这里举办的第三十三届新春游乐会,亲子阅读、体验木版年画印制、看民间花会表演,父子俩在文化馆楼上楼下各个活动室都体验了个遍。
本届新春游乐会将传统年俗与现代创意相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应节又应景的文化享受。传统民间花会表演汇集河北沧州的舞龙舞狮、辽宁的盖州高跷、陕西的威风战鼓等队伍;老北京皮影戏作为新春游乐会的特色表演延续至今;曲艺演出让观众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曲艺魅力。民间工艺体验区邀请木版年画、扎燕风筝、景泰蓝制作技艺等10余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制作流程、举办体验课,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
“没想到文化馆里的年味这么浓,各种非遗展演展示这么丰富,我们见识了高跷叠罗汉、舞狮的高台翻滚与水中望月等绝活,大开眼界!”杨磊感叹。
北京市朝阳区垡头地区文化中心也上演了形式多样的惠民演出。《山河恋·送信》《盘夫索夫·盘夫》《何文秀·哭牌算命》等折子戏精彩上演,让观众赏国粹之美、享佳节之乐。
新春佳节,全国各地都呈现出一片红火热闹的景象。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香火龙表演,游龙、接龙、抢香、化龙等仪式陆续上演,尤其仪式结束,龙体全身遍插香火,火光耀目、十分壮观。香火龙所到之处烟花爆竹齐鸣,预示如龙腾飞、永远兴盛。
上海沪剧院开启了密集的演出之旅,通过深入奉贤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浦东新区群众文化艺术馆等文化场所,为群众献上《罗汉钱》《抢亲奇缘》《石榴裙下》等经典剧目。演出通过跌宕起伏的剧情、细腻的人物刻画和优美的唱腔,将生活的烟火气与艺术的表现力融合,展现出传统艺术的深厚底蕴。
在福建省莆田市,最热闹的要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九鲤灯舞表演。九鲤灯由花鱼、金鱼等多种鱼灯组成,表演者通过舞蹈演绎鲤鱼跃龙门的传说。九鲤灯舞源于唐代百戏,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杂剧和歌舞表演,已有千余年历史。灯舞的动作分为嬉游、觅珠、围珠、抢球、跳龙门5个程式,表演时有追尾圈游、索状穿花、龙门飞跳等阵法。舞者双手不停地摆动鱼灯,时而穿梭游弋,时而跳跃涌动,最后以鲤跃龙门收场,表达了人们祈求人寿年丰、事如人意、吉祥平安的美好愿望。
本文作者: 卢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