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久坐都是诱因!脚痛别大意,或与这种疾病有关
更新时间:2025-02-09 07:45 浏览量:2
本文转自【武汉晚报】;
当你早上揉着惺忪的双眼
迷迷糊糊踏出第一步
突然脚后跟传来一阵尖锐刺痛
瞬间睡意驱散
转而疑惑不安
这脚既没红也不肿
怎么会这么疼呢
01、中老年人尤其要提防足底筋膜炎
汉口60多岁的余奶奶,近半年来被足底筋膜炎折磨得苦不堪言,简直像在“刀尖上跳舞”。起初,她以为静养一段时间就能好转,但却事与愿违。她这才选择就医,一去就被查出足底筋膜炎。
余奶奶纳闷,明明在家进行过锻炼,为啥毫无缓解?医生解释道,足底筋膜炎需要科学规范治疗,如果采取不正确的锻炼方法,反而会加重疼痛,耽误病情。
02、久穿厚底雪地靴易发足底筋膜炎
首先,足底筋膜是指位于足底部皮下的一层致密坚韧的筋膜,包括内侧带、中央带和外侧带三部分。其呈弓弦状,起到维持足纵弓的作用。
足底筋膜炎即是指足底筋膜组织的炎症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足跟和足底部位的疼痛,尤其在起床后迈出的第一步,或长时间休息后重新行走时,疼痛感最为强烈,随着活动量的增加,疼痛可能会有所缓解;但过度行走或站立时,疼痛又会加剧。
通常,这种疾病多发于40-60岁人群。人们从事攀爬、长跑活动或长时间站立都会加重这种疼痛。尤其高足弓、扁平足等,都可能增加足底筋膜的负担,使其容易发生炎症。
其实,某些日常生活行为和特定人群易发足底筋膜炎:
①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穿不合适的鞋子运动会诱发足底筋膜炎,长时间穿高跟、厚底鞋也同样有风险。
在冬季,不少人选择流行款的厚底雪地靴来穿,殊不知,超过4厘米的厚底雪地靴会导致鞋底偏硬,长时间行走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
②不合理的运动:短时间大幅增加跑步里程或频繁参加高强度训练,足底筋膜长期受到牵扯,就很容易引发此症状。
③久坐或久站:由于职业因素需要长时间久坐久站的人群,如教师、服务员等,足底长时间承受巨大压力也可能造成炎症突发。
对于老年人来说,可能因缺乏运动,足底筋膜缺乏拉伸,更容易出现这类问题。
④体重超标:脚底承受的负重大,也是足底筋膜炎的高发人群。
03、疼痛突袭,如何缓解
脚底疼痛来袭,如何及时缓解?
①拉伸与休息:当脚后跟突发疼痛时,尽量坐下休息,减少站立和行走的时间,给脚部足够的休息时间。
同时,可做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如坐在椅子上,将脚伸直,用手抓住脚趾并向身体方向拉伸,重复几组能帮助放松足底筋膜。
②冰敷与热敷:在疼痛发作的48小时内,采用冰敷的方法:每次冰敷15至20分钟,每天3至4次。
注意,疼痛缓解后改为热敷,用温水泡脚或热毛巾敷足底,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
当然,能提前预防是更优之选:
控制体重:体重过重也会增加脚底负担,因此减重可减轻足部的负担。
选择合适的鞋子:选择鞋底柔软、有弹性,并且具有良好足弓支撑的鞋子,能预防足底筋膜炎。
合理运动:合理进行运动,避免过度运动造成疼痛。可以选择一些对足底压力较小的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
04、足底筋膜炎的疗法
1、牵拉疗法
包括足底和腓肠-足底筋膜牵伸、脚趾弯曲、脚趾毛巾弯曲训练和单侧足跟抬高伴足趾背屈运动练习。
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推荐跖筋膜非负重下牵引治疗,作为急性期跖筋膜炎的治疗手段之一。
2、贴扎技术
胶带支撑受累足底表面可能对某些患者,尤其对第1步疼痛的患者有益。使贴扎法,可缓解短期(7至10天)疼痛。也可用于跖筋膜炎的急性期止痛治疗。
当然,治疗方法不限于以上几种。另外,中医特色干预在改善足底筋膜炎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优势,比如温针灸疗法、中药足浴以及推拿等。
(37度里长江健康融媒丨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