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中华一统”多么艰难:致敬历史上那些“戴枷”跳舞的伟大舞者

更新时间:2025-03-23 17:57  浏览量:10

历史不是风花雪月,也不是花前月下。翻阅历史,厚重又沉重。

历史是戴枷的跳舞,历史是浴血的前行。

在中国历史上,我们华夏族、汉族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强大的,我们也曾经多次面临民族险境,只不过每到关键时期,总有伟大人物出现,护佑我们华夏文明,重新冲出黑暗,走向光明。展读历史,在我国历史上至少出现五次重大民族、国家危机,只不过都被我们国家出现的伟大人物化解了而已。这五次危机分别是:

涿鹿之战

一、炎黄时期:驱除四夷

我们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平原一带。炎黄时期,我们中华民族那时候还称“华夏族”,非常崇尚“中”概念,认为华夏族居住的地方就是天下的中心,尧舜“测中”定都,一度成为中心向四周拓展,建立统治中心。炎黄华夏族以“居中心都城、拥中原之地”为尊,“以都城为中心看全国,以中原为中心看天下”,认为都城、中原所在地是“文明之地”,司机八荒都是“蛮荒之地”,所以有“西戎东夷、南蛮北狄”之说。这纯粹是一种“居中”思想的民族优越感所致。

当是时也,炎黄部落为农耕部落,东夷算是工业部落,北方是胡狄山戎游牧部落,南方百越渔猎部落,西部是羌狄匈奴部落等。在当时,对华夏族威胁最大的是东方的东夷九黎部落,掌握冶炼技术,工业先进。蚩尤九黎部落就先是打败了炎帝部落,又窥视黄帝部落,最后炎黄部落联合,经涿鹿之战,打败蚩尤九黎部落,统一了华夏。

西汉霍去病 封狼居胥

东汉窦宪 勒石燕然

二、东西两汉:西汉夺取河套平原 东汉根绝匈奴后患

自秦汉开始,北方的游牧部落匈奴成为两个朝代最大边患,秦始皇派蒙恬大军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以拒匈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除匈奴威胁。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在了汉朝的肩上。汉朝之所以称“强汉”,这也是因为东西两汉历时400年,彻底解决了北部匈奴对整个国家的威胁。特别是汉武大帝刘彻拍张钱出使西域,了解西域风情,打通丝绸之路;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霍去病少年英雄,夺取河套平原,封狼居胥,使匈奴不敢南顾而牧马;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联合西域各国抗击匈奴,大将军窦献北击匈奴,勒石燕然,对匈奴产生毁灭式打击,从此让匈奴远遁欧洲,再也没敢踏足中原半步。

祖逖北伐

三、魏晋南北朝:祖逖北伐 中流击楫 恢复中原

魏晋南北朝时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黑暗的至暗时期,政权频繁更替,国家此消彼长,北方匈奴、鲜卑、羌、狄、羯少数民族政权入住中原,战争融和不断交替,动荡不安长达将近400年,大量汉民被迫“衣冠南渡”,直到隋朝才逐渐统一稳定下来。这时我们熟悉的那个“闻鸡起舞”的大英雄祖逖出现了,他挺身而出,中流击楫,带兵北伐,收复中原。

四、大明王朝: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将国内分为四等人,汉族处在最底层,明朝是朱元璋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为口号,担当民族责任,削平群雄,扫荡胡尘,再次统一中华。

五、清末民初时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清朝末年,国家政权风雨飘摇,清末的腐败统治,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西方列强入秦,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率先解决了国内民族矛盾,再一次恢复中华,为后来驱除西方列强,奠定了国内基础。

翻看整部中华民族历史,历史不是温情脉脉的面纱,历史中有刀光剑影,也有民族抗争,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的顽强奋斗和抗争精神。唯有牢记历史,不忘使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