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绘新景 幸福生活入画来
更新时间:2025-03-25 18:16 浏览量:3
■河南经济报记者 吉娜 通讯员 张瑞
清晨的舞钢市尹集镇大刘庄村,阳光洒在柏都文化馆的红砖墙上,几名村民正在广场上排练鱼灯花社舞,欢快的鼓点声回荡在青山绿水间。不远处,游客正在生态观光园里采摘富硒瓜果,笑声不断。
大刘庄村村民李大姐一边忙着给游客打包采摘的水果,一边笑着说:“以前村里哪有这么多游客,现在环境好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她的笑容里,透着对如今生活的满足。
李大姐口中的变化,正是舞钢市近年来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精心规划、整合资源、撬动资本、多元引流,全面推动和美乡村建设走深走实的生动缩影。当地通过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和美乡村建设领导小组,构建起“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群众参与”的五级网格化工作机制,并邀请专业团队实地指导,结合本地旅游资源与产业禀赋,精心规划了“文旅小镇”和“茶旅小镇”两大特色发展片区。
走进杨庄乡臧坪村,一条条崭新的柏油路蜿蜒向前,路旁是整齐的绿化带和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村民张大爷正坐在自家门前的小花园里晒太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村里都是土路,下雨天根本没法儿走。现在不仅路修好了,还修建了污水管网,村里的环境大变样。”张大爷感慨道。
2024年,舞钢市整合美丽乡村建设、财政衔接资金等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完成了臧坪村、红石岗村等村的污水管网铺设、道路提升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建成了杨庄乡珍稀菌产业园、大刘庄村柏都文化馆等功能场所,活化利用老物件近200件,打造了20余处特色景观。
在臧坪村的乡村工匠体验园里,游客可以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帐篷露营基地里,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老漫谷秘境树屋和房车民宿中,游客可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姬庄村村民小王一边熟练地操作机器,一边笑着说:“我们村以前主要种植传统作物,收益有限。现在有了中草药产业,大家不仅学到了新技术,收入也翻了几番。”2024年,舞钢市引入社会资本2950万元,建设了乡村工匠体验园、农事体验园、帐篷露营基地等项目,形成了占地5.3平方公里的“大景区”。
同时,为引流聚气,舞钢市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赛会节”活动,如河南舞钢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摔泥炮大赛等,吸引了20万余人次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有效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成功带动300余名村民就地务工增收。辖内7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25万元以上,其中姬庄村突破50万元,臧坪村、大刘庄村30万元以上。舞钢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全州说:“和美乡村建设不仅要让村子变美,更要让村民富起来。我们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举办节庆活动等方式,带动村民就地务工增收、创业增收。同时,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实现了集体经济的稳步增长。”
展望未来,舞钢市将继续坚持片区化理念,巩固“文旅小镇”成果,高标建设“茶旅小镇”片区,着力构建“东南文旅+西北茶旅”双核驱动格局。同时,进一步优化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和美乡村建设,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和美乡村建设持久见效。“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努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样板。”刘全州充满信心地说。
如今的舞钢市,一幅和美乡村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乡村振兴的乐章在这片热土上奏响了最强音。未来,舞钢市将继续以片区化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群众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