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习近平总书记云南考察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凝聚力量
更新时间:2025-03-27 16:00 浏览量:6
春到云南,花开七彩。清澈溪水在田埂间蜿蜒,层层梯田如银色镜子般铺展,肥沃红土滋养着葱郁山林和烂漫繁花,尽显生态和谐之美。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要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开展石漠化、水土流失及小流域综合治理。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老街小流域石埂坡改梯 云南省水利厅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新时代云南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云南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持续开展水土流失及小流域综合治理,为筑牢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作出新贡献。
厚植生态底色,固土保水筑基
“总书记来丽江了,我们太激动了,我们一定珍惜党的好政策,把环境爱护好,把日子过好!” 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乡中兴村委会瓦塔组村民张明说。
走进玉龙县黎明傈僳族乡的瓦塔小流域,金黄的油菜花在梯田里肆意绽放,一片灿烂。工作人员正在对水土保持林进行补植补种,忙得热火朝天。村内崭新的篮球场、景观亭、文化广场,彰显着古朴与现代交融的村落文化。
瓦塔小流域是2023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水利部门通过坡改梯工程、种植水土保持林等一系列措施,对瓦塔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让这里变了模样。
张明介绍,以前瓦塔河的水经常漫溢,河边杂乱无章。后来政府实施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不仅治理了水土流失,还把村子里里外外修缮一新。
“现在,瓦塔河两岸修了堤防、做了加固,河边种上了花花草草,河水变清澈了,环境敞亮多了。村里还有了活动区域,住在这绿水青山间,每天都美滋滋的!” 张明对现在的幸福生活很满足。
丽江持续推动水土保持工作,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坡改梯工程等措施,全市水土保持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到73.18%,为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旅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打好生态基础。
吴家庄小流域,满目皆是蓬勃的绿意;红瓦房小流域,一幅清新的田园画卷铺展开来;杂木箐小流域,青瓦白墙错落于绿树之间……作为珠江源头的重要生态节点,曲靖市沾益区以小流域治理为抓手,深入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沾益区水务局局长杨勇进表示,将继续推进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系统治理,通过“建管并重、改革创新、全民参与”三大路径,持续强化水土保持重点区域保护监管,让珠江源头的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 云南省水利厅供图
云南山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4%,水土流失量大、面广,治理任务艰巨。云南各级水利部门将水土保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农艺措施优化配置,构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2024年,云南完成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930平方公里,为历年最高,连续两年居全国前列。目前,云南省水土保持率达到76.04%。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备受鼓舞,同时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云南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副处长张云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突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科学治理,推动水土流失及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以担当实干开创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
解锁发展密码,改革创新赋能
在昆明市东川区拖布卡镇补位沟小流域,一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正在重塑这里的生态与经济格局。
“以前,这儿每年土壤侵蚀量差不多有2000吨每平方公里,现在已经降到600多吨了。” 拖布卡镇新店房村党支部书记胡金平介绍,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村里种植了红土橙等经济林果,每年带来直接经济效益2064万元。
补位沟小流域综合治理,以项目区生态修复的科技示范和技术推广为核心,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我们还培养出好多懂技术的园艺师,在全国各地交流指导林果种植。” 胡金平信心满满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云南水土保持工作,我们备受鼓舞,全村人都将铆足干劲,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守护好绿水青山,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云南以改革为动力,将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贯穿水土保持工作全链条。
2024年,云南推进水土流失治理项目碳汇交易体系研究和典型项目价值转化,全省首单水土保持碳汇交易落地曲靖市马龙区,交易碳汇量11.56万吨,金额381.48万元。这是全国首个公众自愿参与购买、西南地区交易金额最大的碳普惠交易,开创了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模式。
云南已将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列入省委改革办任务清单。目前,全省正在推进14个水土保持碳汇交易和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项目。
在水土流失监管监测方面,云南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新技术应用。2024年,作为全国两个试点省份之一,云南完成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定,填补水土保持空间管控空白;利用卫星、无人机等技术,常态化开展水土保持全覆盖遥感监管,2024年认定违法图斑数量较2019年降幅达95%;建立覆盖全省的992个重点区域治理图斑库,不断提升水土保持工作数字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水土保持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我们科研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有信心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再上新台阶。” 云南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高级工程师冷鹏表示,将深化拓展动态监测评价,持续推进数字水土保持建设,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让科技为水土保持监测监管持续赋能。
记者丨迟诚
审核丨樊弋滋
监制丨安天杭
责编丨王子月
校对丨孟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