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何以平视世界
更新时间:2025-03-28 01:22 浏览量:6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已经能够平视这个世界。这种平视,不是自大自满的俯视,也不是卑躬屈膝的仰视,而是建立在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基础上的自信从容。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胸怀、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华名字这条“东方雄狮”已经开始苏醒。
经济实力奠定物质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一方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增强,为中国平视世界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天问”探火到“嫦娥”奔月,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高铁、5G、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不仅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也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为中国平视世界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为平视世界提供了广阔空间。
文化自信是最深沉、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文明积淀,铸就了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从“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到“天下大同”的理想追求,从“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到“协和万邦”的国际观,中华文化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重要启示。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为中国平视世界提供了价值引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凝聚着全体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践行,使中国在价值观念上更加自信,能够以更加坚定的立场参与国际对话。另一方面,文化交流互鉴的深入开展,为中国平视世界搭建了沟通桥梁。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孔子学院遍布全球,“欢乐春节”活动走进各国,中国电影、文学、艺术在国际上屡获殊荣。这些文化交流活动,增进了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也为中国平视世界创造了良好氛围。
始终保持大国担当的博大胸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的提出,充分彰显出中国的大国担当。这一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被写入联合国决议,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重要思想。一方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践,体现了中国平视世界的责任担当。从应对气候变化到推动可持续发展,从维护国际和平到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始终是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另一方面,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选择,彰显了中国平视世界的战略定力。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中国的发展壮大是和平力量的增长,是正义力量的增强。这种和平发展的选择,使中国能够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平视世界。
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种自信从容,源于综合国力的显著提升,源于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源于大国担当的自觉践行。平视世界,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各国携手同行,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