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经典名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故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12:21  浏览量:6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著名音乐家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 Jr,1825年10月25日—1899年6月3日)的代表作品。这首著名圆舞曲的德语名称是An der schönen blauen Donau,直译为在美丽的蓝色多瑙河上。一年一度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将这首乐曲选为保留曲目,在返场时演出,一般是倒数第二首乐曲。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所有管弦乐圆舞曲中最著名的一首,有趣的是它最初是为男声合唱团创作并首次演出的。这部作品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第一首合唱圆舞曲,受维也纳男声合唱团(Wiener Männergesang-Verein)委托而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该协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合唱团创作了总共六首合唱大师级圆舞曲、两首波尔卡和一首进行曲。

1865年7月初,约翰·施特劳斯从疗养地返回维也纳时收到了来自享有盛誉的维也纳男声合唱团的一封信,邀请他参加定于7月17日举行的“夏日歌曲盛宴”(Sommer-Liedertafel),并请他为此创作一首新的圆舞曲。自从1847年为该协会创作了《歌唱之旅》圆舞曲(Sängerfahrten, Op. 41)以来,已经过去了18年,但施特劳斯拒绝了这个提议。

他在1865年7月8日写给维也纳男声合唱团“尊敬的委员会”的信中解释了原因:“由于我与帕夫洛夫斯克管理层之间的合同关系,他们雇佣了我,但由于疾病我未能按时到场,不幸的是这导致我们的关系非常敌对,并可能迫使我要采取法律行动,因此今年我无法接受贵方光荣且令人荣幸的邀请参与本月17日的音乐会。然而,我承诺如果明年我还活着,将弥补今年无法做到的事情,并乐意为尊贵的委员会提供专门为此次目的而作的新作品以及我个人的参与。敬上,约翰·施特劳斯”。

(此处背景是小约翰·施特劳斯从1956年开始去沙皇俄国的巴甫洛夫斯克的音乐演出)

这个承诺在1866年并未兑现,但在那一年的夏末或秋季,在协会的催促下,约翰确实开始草拟这首后来名为《蓝色多瑙河》的合唱圆舞曲的主题。1866年7月3日,奥地利军队在科尼格雷茨(今萨多瓦)被普鲁士军队击败的消息笼罩了哈布斯堡帝国的所有领域,甚至威胁到1867年的嘉年华庆祝活动。考虑到这种情绪,维也纳男声合唱团决定用一个更为安静的歌曲晚会取代传统的狂欢“愚人之夜”(Narrenabend)。

施特劳斯匆忙改编了他的圆舞曲草稿,以供维也纳男声合唱团在他们的“嘉年华歌曲盛宴”(Faschings-Liedertafel)上演绎,原定于1867年2月10日在迪安娜浴场大厅(Dianabad-Saal)举行,后来改期至2月15日。最初,协会收到了四个没有前奏和简短尾声的四重唱圆舞曲,这些内容于1867年1月出版。不久之后,约翰提交了一份匆匆写就的钢琴伴奏,附带道歉:“请原谅糟糕且潦草的笔迹——我必须在几分钟内完成它。约翰·施特劳斯”。

协会的驻团诗人约瑟夫·韦尔(Josef Weyl, 1821-95),职业是警察官员,也是作曲家的童年好友,此时为这四个华尔兹和尾声添加了文本——有时诙谐,有时讽刺,有时讽刺。韦尔已经完成了他的任务。当施特劳斯提交第五个圆舞曲部分时,韦尔不得不重新编写第四首圆舞曲的歌词,为第五首圆舞曲配词,并修改尾声的文本。

排练从1月中旬开始,但直到月底,这首圆舞曲似乎还没有名字,最多只是被协会称为“由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合唱与管弦乐团圆舞曲”。

虽然广泛认为《蓝色多瑙河》的标题来源于匈牙利诗人卡尔·伊西多尔·贝克(Carl Isidor Beck,1817-1879)的忧郁诗作《静谧之歌》(Stille Lieder),但并不清楚是谁选择了这个标题给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命名。值得注意的是,韦尔的歌词中完全没有提到多瑙河!

直到首演前不久才决定为这首新圆舞曲配上管弦乐伴奏,施特劳斯照办了,并加上了现在世界闻名的优美序曲。

由于作曲家和施特劳斯乐团当晚正在皇宫演出(1867年2月15日),维也纳男声合唱团大约130人的强大阵容由他们的合唱指挥鲁道夫·温伍姆(Rudolf Weinwurm)指挥,由临时驻扎在维也纳的乔治五世汉诺威步兵团第42号乐队伴奏。

尽管晚上的娱乐节目长达5小时,在闷热的条件下进行,有两排女士坐在椅子上,超过1200名男性观众站在她们后面,《蓝色多瑙河》作为节目单中的第六项受到了热烈的掌声和重复演奏。

虽然《辩论报与维也纳劳埃德》(Die Debatte und Wiener Lloyd,1867年2月17日)的评论员觉得“只有韦尔的歌词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毫无疑问的是,表演所获得的喝彩部分归功于韦尔机智的贡献。

韦尔诗句中的讽刺意味在第一段就已设定:

“维也纳人要快乐!

哦,怎么了?

看看四周吧!

请问,为什么?

有了一丝光亮

但我们还没看到什么.

哎呀,嘉年华到了!

啊,确实如此!

因此,不要屈服于时间

天哪,这时间/充满忧愁的日子。

啊!这样做才明智!

后悔和哀伤有什么用处

所以,要快乐,要愉快。”

这种面对逆境时保持愉悦放弃的态度在第二段中继续延续:

“遵守嘉年华的法则,

不管事情多么糟糕/在经济上,

让我们跳舞;

这几天你坐在房间里

流的汗

和在拥挤的舞池里

参加舞会时一样多。”

维也纳的各个阶层几乎没有逃脱约瑟夫·韦尔(Josef Weyl)的嘲讽,尤其是房东和政客似乎承受了他尖锐观察的主要冲击:

“一位富有的房产主正经历艰难时刻,

他楼里的所有公寓都空着,

但这无所谓,尽管他有麻烦,

他还是去了化装舞会。

即使少了六个租户,

他会提高其他人的房租。

明天有一位艺术家要搬进来,

但他肯定不会付租金。

如果你派债役官来,那会引起问题,

人们根本一无所有,

这就是房产主的想法

愤怒地跳舞。”

“即便是那些政治上的、批判的绅士们,

也喜欢小心翼翼地兜圈子;

看似大胆前行,

实际上却寸步未移。

他们跳舞的方式通常扫兴,

尽管努力了,还是破坏了人们的兴致;

不管他们如何仔细撰写评论,

总是不知为何,失去了节奏。

因此,来吧,加入我们,

不停地跳舞,

抓住这瞬间,

因为这份快乐将永不复返。

赶紧享受

今天的命运所赐,

因为时光飞逝,

幸福之玫瑰很快就会凋零。

所以,跳舞吧,是的,跳舞。”

尽管像《宪法郊区报》(Constitutionelle Vorstadt-Zeitung)和《祖国报》(Das Vaterland)这样的报纸完全没有提到施特劳斯的新圆舞曲,许多赞誉的新闻报道完全反驳了早期施特劳斯传记中关于这首圆舞曲在首演时“失败”的说法。

例如,《外国消息报》(Fremdenblatt, 1867年2月17日)的评论家写道:“这首圆舞曲确实非常出色,充满了跳跃的旋律,这些旋律如清澈的山泉般从歌手们的口中流淌而出...作品受到了热烈欢迎...”,而《新闻报》(Die Presse, 1867年2月17日)则预言性地评论道:“这首迷人的圆舞曲,以其抓耳的节奏,应该很快就会成为这位多产舞蹈作曲家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事实上它构成了这次嘉年华歌曲节目中唯一的无忧无虑的高潮时刻”。

在接下来的23年里,协会多次表演《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但歌词中的嘉年华主题限制了它的适用范围。1890年,弗朗茨·冯·格纳特(Franz von Gernerth, 1821-1900)为这首作品提供了全新的歌词,开头即为现在熟悉的“多瑙河如此蓝…”(Donau so blau...)。协会于1890年7月2日在梅德林郊区(今维也纳第12区)的德雷尔公园(Dreher Park)举办的“夏日歌曲盛宴”上首次表演了带有格纳特歌词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C.A. 斯皮纳出版社在1867年3月初发行的第一版钢琴谱上带有约翰·施特劳斯献给维也纳男声合唱团的题词。根据协会1847年10月1日的决定,“对于每一首首次在维也纳男声合唱团演出中表演的作品,若作曲家放弃印刷和出版权利,则需支付给在世的作曲家一枚皇家金币作为酬金”,施特劳斯收到了一枚黄金杜卡特。然而,尽管协会对此事有明确规定,他还收取了出版商的一次性付款。

维也纳听众第一次听到纯粹的管弦乐版《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包括前奏和完整的尾声——是在1867年3月10日星期日,在人民公园(Volksgarten)举行的施特劳斯乐团年度“嘉年华回顾”音乐会中,这场音乐会的形式是一场由约瑟夫和爱德华·施特劳斯兄弟主办的慈善音乐会,约翰·施特劳斯也参与其中。根据约瑟夫·施特劳斯日记中的记录,约翰亲自指挥了这次演出,该曲目作为节目单上的第三项,展示了三兄弟为当年嘉年华庆祝活动创作的不少于二十四首新作品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维也纳媒体对合唱首演给予了普遍赞誉,但管弦乐版本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并未引起评论界的特别关注,《新外国消息报》(Neues Fremden-Blatt, 1867年3月11日)仅提到“每首曲子都得到了最热烈的掌声,有时甚至变成了狂热的欢呼,所有曲目都不得不重复演奏。三位兄弟在这场音乐会上庆祝了他们在维也纳舞蹈音乐领域的最大胜利”。

在1867年的嘉年华期间,《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只是众多明珠中的一颗,只有稍后它作为维也纳和奥地利非官方国歌的独特地位才变得明显。这首新圆舞曲被作曲家带到了1867年夏天的巴黎,在那里它于5月28日在奥地利大使理查德·梅特涅亲王及其夫人保琳娜公主举办的辉煌的奥地利大使馆舞会上演奏,吸引了国际社会精英的关注。一位出席该活动的英国女士查尔斯·莫尔顿夫人(后来成为赫格曼-林登克罗恩夫人)第二天热情地给家里写信说:“著名的约翰·施特劳斯专程从维也纳赶来为此盛会演奏,他手持指挥棒等待着,然后奏响了‘蓝色多瑙河’,这是它在巴黎的首次亮相……施特劳斯是怎么演奏它的!……多么充满激情和活力!”。

这首作品的声誉很快传遍更远的地方,1867年7月1日,西奥多·托马斯在美国纽约用他自己的乐团(后来成为芝加哥交响乐团)进行了首演。大约十二周后的1867年9月21日,作曲家在伦敦皇家意大利歌剧院(Covent Garden)指挥了该作品的英国首演(合唱版本,由一个一百人的男声合唱团演唱),并在日记中写道:“巨大的轰动和欢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