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市自然故事——飞羽家族》新书发布会:羽翼轻舞春城,唤醒城市生态诗意
更新时间:2025-03-30 11:39 浏览量:4
春城水暖鸟先知。3月29日,由云南省科技厅科普专项资金项目支持、本土文化机构栗果文化策划、云南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昆明城市自然故事——飞羽家族》(以下简称《飞羽家族》)新书分享会在昆明植物园举办。
分享会以“羽翼轻舞春城”为主题,将春城常见的飞羽精灵化作城市生态讲解员,通过新书揭幕、深度对话、自然艺术工坊、现场观鸟的形式,将科学观察与人文诗意有机融合,带领现场观鸟爱好者、亲子家庭共同开启一场城市自然的探索之旅,展现昆明城市生态魅力。
一本打破传统的自然手记:科学与诗意的融合
创新视角:让鸟类讲述城市故事
首发式上,书籍主编周修远、廖辰灿和科普插画师戴渊、李星辰分别分享了这本书的创作历程。与传统鸟类识别手册不同,《飞羽家族》创新采用“生境叙事”手法,将100种昆明常见鸟类按照城市、森林、湿地、荒野四大生境分类。书中既有红嘴鸥在滇池畔的优雅舞姿,也有灰喜鹊在小区里的灵动身影,更有噪鹃在夏夜里的深情吟唱。主创团队特别为每种鸟类绘制了精细的科学插画,并依据科学数据标注实物比例尺,让读者能够直观感受这些“飞羽精灵”的真实样貌。
“我们想做的不仅是一本观鸟指南,更是一本让城市人重新发现自然之美的生态手记。”主编周修远在新书发布会上阐释创作理念。为了让广大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户外观鸟的乐趣,本书特别设计了互动贴纸和方言俗名解释等趣味环节。“这些‘彩蛋’鼓励广大读者走出户外,探索昆明的活力”主编廖辰灿一边展示书籍内页一边介绍道。
深度对话:城市与荒野的生命交响
在随后的跨界对话环节,昆明动物研究所博士杨春燕与主创团队围绕“城市化进程中的鸟类生存智慧”展开探讨。从“灰喜鹊入滇”的生态适应,到“钳嘴鹳定居”的偶然与必然,科学故事背后是鸟类与城市共生的奇妙平衡。在图书艺术顾问国际艺术策展人林晓冬的分享环节中,林晓东特别提及书中“荒野”章节的设计初衷:“那些被忽视的城郊荒地、废弃空地,其实是候鸟迁徙的驿站、麻雀社交的乐园。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重新定义‘低价值生境’的生命力。”
一位现场观众感慨:“以前总觉得观鸟要去保护区,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楼下的树丛、街角的湿地藏着这么多生动的故事。”
从观察到创造:自然艺术工坊的互动体验
为了让参与者亲身体验自然观察的魅力,图书的插画团队还在活动现场特别设立了“自然艺术工坊”。读者在专业指导下尝试鸟类科学绘画、生境笔记创作,用画笔和文字记录眼中的飞羽家族。孩子们兴奋地比对书中插画与实物比例尺,家长则感慨:“这样的互动让生态知识不再遥远,而成了触手可及的生活体验。”
发布会现场,许多小朋友在插画师的指导下,认真临摹着书中的鸟类形象。一位带着孩子参加活动的家长表示:“这样的体验让孩子们对自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兴趣。”
科普惠民:让生态理念落地生根
作为云南省科技厅科普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该书秉承“零距离科普”的核心理念,致力于将专业的观鸟知识转化为大众可读、可感、可实践的城市自然指南。据了解,主办方还向昆明市部分中小学及社区图书馆捐赠了新书,希望让更多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关注身边的生物多样性。
《飞羽家族》的出版,标志着城市自然教育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生活,不仅为春城市民提供了一本认识身边鸟类的指南,更开启了一场重新发现城市自然之美的旅程。正如一位读者所说:“原来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就在我们朝夕相处的城市里。”
记者/张 苑
编辑/张 苑
部分图片由主办方供图
一审/曹诚博
二审/卢钢
三审/尹凡
©七彩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