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交响曲》时隔十余年再登国内舞台,张国勇与杭爱倾情演绎
更新时间:2025-03-30 17:03 浏览量:4
2025年恰逢音乐大师肖斯塔科维奇逝世50周年,杭州爱乐乐团(以下简称“杭爱”)将在本乐季中呈献三场纪念音乐会,带领观众领略肖斯塔科维奇的经典之作,共同感受音乐跨越时空的无尽魅力。
3月29日晚,系列交响音乐会迎来第二场。以演绎俄罗斯作品闻名的指挥大师张国勇携手国际知名女高音歌唱家维罗妮卡·吉奥耶娃以及男低音歌唱家阿列克谢·塔诺维茨基,共同完成了老肖的三部经典作品,再次探寻肖斯塔科维奇丰富、深奥的内心世界。
首先上演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c小调交响诗《十月》。该曲是肖斯塔科维奇对革命历史的音乐化表达,音乐风格介于严格的交响曲快板乐章与直白的电影配乐之间。
现场,张国勇凭借着对肖斯塔科维奇音乐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诠释,精准地表现了作品中的情感张力与戏剧性对比,与乐队一起将观众们带入了一个充满历史回响的音乐世界。
作为看着杭州爱乐乐团“成长”的指挥家,张国勇指挥凭借深厚的俄罗斯音乐素养积淀,与杭爱展开了十余年的艺术对话。此次音乐会,张国勇与杭爱挑战了更为艰深的《第十四交响曲》,他直言乐团在十余年间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这首《第十四交响曲》是国内第二次上演,距离国内首演已过去十余年。
张国勇坦言,这一场音乐会的曲目之生僻、演绎之难,令他在首次排练前颇为担心,不过,多亏了乐团成员们的充分准备和专业素养,今晚的演出才得以完美呈现。
现场,女高音维罗妮卡·吉奥耶娃、男低音阿列克谢·塔诺维茨基与杭爱配合默契,他们的演唱时而华丽飘逸,时而悠缓深沉,不是简单的“独唱”,而是与乐器之间形成了戏剧性的对话。
到了乐曲的最后,阿列克谢·塔诺维茨基和维罗妮卡·吉奥耶娃的二重唱从最初的矜持逐渐走向狂怒,在渐强的弦乐声中突然戛然而止,给观众带来了极其震撼的戏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