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舞台新苗:少儿版《芦荡火种》燃爆闵行!
更新时间:2025-03-31 19:16 浏览量:3
在上海闵行区群众艺术馆星艺剧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吸引了无数目光。当沪剧经典《芦荡火种》的旋律在舞台上响起,谁也没想到,一群热爱沪剧的孩子们,用他们的灵动演绎,让这出经典剧目焕发出新的生机,也在2023第十届上海浦江戏曲节暨“乡音和曲”沪剧邀请赛“秀”的展示中,收获了满场喝彩。
沪韵新声,童梦启航
“月似银钩星似棋,山河似画多娇丽......”婉转的沪剧唱腔,从孩子们稚嫩却坚定的嗓音中流淌出来,诉说着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这些热爱沪剧的小演员们,凭借扎实的唱念做打功底,迅速抓住了观众的心。
沪剧作为上海本土极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上海沪剧院沪语训练营,一直致力于传承和推广这门艺术。此次少儿版《芦荡火种》的成功上演,正是训练营多年努力的成果见证。在训练营里,小演员们从最基础的沪语发音开始学起,日复一日地练习唱腔、身段和表演技巧,才换来了舞台上的光芒万丈。
舞台新星,闪耀沪剧圈
仔细观察舞台上的小演员,许多都是“熟面孔”。近年来,他们频繁活跃在上海浦江戏曲节暨“乡音和曲”沪剧邀请赛的舞台上。在一次次激烈的比赛中,这些小演员凭借出色的表现,取得了优异成绩,也逐渐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沪剧迷心中的“小明星”。
这些小明星不仅在上海本地备受关注,其影响力正逐渐向全国蔓延。他们的成功,不仅为沪剧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到传统戏曲的魅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受到他们的影响,开始对沪剧产生兴趣,加入到沪剧传承的队伍中来。
传统新生,未来可期
少儿版《芦荡火种》的成功,只是沪剧传承道路上的一个小小缩影。如今,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戏曲正在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大众视野。上海浦江戏曲节暨“乡音和曲”沪剧邀请赛搭建的“训、赛、秀”机制,为沪剧爱好者提供了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让更多优秀的沪剧人才得以崭露头角。
除了赛事和培训,创新也是沪剧传承的关键。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创作者们尝试融入现代元素,创作出更贴近当代观众生活的作品。这种创新不仅吸引了新观众,也为沪剧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像这群小演员一样的戏曲传承者的努力下,沪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他们用热爱和坚持,让沪剧的火种代代相传,照亮传统戏曲的未来之路。
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基因。每一次舞台上的精彩演绎,都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戏曲传承的行列,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续写属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华章。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戏曲的魅力永不落幕,而这些热爱戏曲的孩子们,就是戏曲艺术未来的希望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