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区“非遗在社区”项目舞灯(五虾闹鲇)传承人毛明康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更新时间:2025-04-01 10:14 浏览量:2
江汉风报道: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沙市区“非遗在社区”项目舞灯(五虾闹鲇)传承人毛明康成功入选。
“五虾闹鲇”又名“虾子灯”,是荆州独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该传统民俗舞蹈源于清代,以荆楚水乡生活为蓝本,借虾、鲇鱼造型灯彩与灵动舞姿,呈现鱼虾戏水的热闹场景。其融合五行文化与精湛技艺,搭配锣鼓民乐,成为荆州民俗活动的标志性节目。
毛明康出身纸扎世家,对传统工艺理解深刻。他历经努力,复原了失传近五十年的“五虾闹鲇”灯舞,并改良灯饰结构,让造型更灵动逼真,为荆楚文化添上一张亮丽名片。
2020年,沙市区启动“非遗在社区”工作,“五虾闹鲇”成为首批植入朝阳街道跃进路社区的项目。此后,沙市区文旅局以“非遗在社区”为着力点,积极推动项目传承。打造300平方米的“毛明康非遗工作室”,设展厅与培训厅展示作品;毛明康在工作室开设公益课程,培养学员数百人;联合长江大学、特殊教育学校开设传承班,构建老中青少联动的传承梯队。表演队伍还在公园、广场等多地展演,登上上海世博会、湖北省运会等舞台,获香港紫荆花最高奖,亮相央视节目,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收录。2023年,项目入选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典型案例,2025年春节活动获中新网关注。
沙市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非遗在社区”实践,让荆楚文化绽放更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