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服务贸易:从黄土高原走向全球舞台
更新时间:2025-04-01 11:20 浏览量:2
在第十三届服博会上,企业工作人员正在向参观者介绍产品。
在我省的转型图谱中,服务贸易正成为一抹亮色。依托晋商文化的深厚底蕴,乘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浪潮,这片内陆土地正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借助文旅资源、能源优势、数字技术等特色禀赋,开辟服务贸易的特色发展路径。
“我省服务贸易规模稳步扩大,2024年全省服务进出口总额达20.46亿美元,同比增长12.78%。”最新数据体现了山西服务贸易强劲的发展态势。
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生态,山西打出政策“组合拳”。在顶层设计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举措。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以“动态考核+资金倾斜”模式,推动太原、大同争创国家级示范城市,带动产业链整体升级。同时,聚焦文化、中医药等优势领域,建立省级特色服务出口基地认定体系,培育特色服务贸易增长点。在数字贸易方面,省商务厅、省委网信办、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推出14条创新举措,从跨境数据流动到海外仓建设全链条布局。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山西省分行等5家金融机构设立35亿元专项贷款,力挺企业“出海抢单”,以金融活水浇灌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文化出海战略激发创新活力。山西“文化出海”活动首次列入国家“千帆出海”计划,省商务厅联合山西博物院等多部门推动“山西好礼”“山西书架”“文物巡展”等活动在欧洲、东南亚及中东地区举行。当云冈石窟佛像通过VR技术“走”进中东家庭客厅,当非遗推光漆器亮相巴黎奢侈品展,山西文化贸易正打破“橱窗展览”模式,以更生动、更立体的方式走向世界。
此外,“晋企惠”平台化身政策“智能管家”,中小企业轻点鼠标即可完成融资申请,5倍扩容的扶持资金实现“秒级触达”。这背后是数字技术对传统服务生态的深刻重塑:智慧钢铁、智能建造等特色产业搭载数字翅膀出海,跨境电商综试区构建“产业带+数字枢纽”新模式,量子通信、光机电等未来技术攻关培育数字贸易“领航企业”。
“晋服全球”推广计划编织起境外展会网络,服贸会、日本IT周等国际舞台频现山西企业身影,政府搭建的“国际直通车”正将更多本土品牌送入全球供应链核心圈。
在服务贸易版图上,省服务贸易协会正扮演着“连接器”的角色。翻开其会员名录,文旅创意、软件信息、绿色能源等多元产业集群赫然在列,勾勒出三晋服务经济的立体图谱。
抱团才能破冰。这种“抱团”正在多个层面发酵。省服务贸易协会助力会员单位业务合作,其中,晋企“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与天津市“走出去”合作平台签署协议,山西建投物资贸易有限公司与天津融诚物产集团、君诚管道实业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为两地共享京津冀协同发展红利按下“加速键”。促成河北长安与山西大宇的138辆皮卡整队出海,本土汽车贸易服务由此打开新通道。这种“战略接力”模式,使资源要素在区域协同中加速流动。
“协会不仅牵线搭桥,更提供全流程支持。”一家会员企业负责人表示,协会推荐耐特斯达、华胥元宇等会员企业参加展会,签署7份合作意向书,涉及数字服务、技术咨询等多个领域。
面对服务贸易统计监测难题,省服务贸易协会创新工作方法:一方面梳理400余家企业名录,开展“地毯式”走访动员;另一方面组织4场专项培训,将数据填报与政策申报、信保服务等实务结合讲解,全省102家重点企业在商务部数据监测统计平台注册申报,为政府决策提供“数字罗盘”。此外,2024年累计为50余家企业落实各种补贴,使得会员单位及时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及时捕捉莫桑比克基建项目等14条国际商机,组织专项洽谈会促成京晋企业联动。
当协会将零散的企业力量编织成生态网络,山西服务贸易正实现从“单点突破”到“系统突围”的跃迁。
在太原南站国际商务港的数字心脏地带,山西鼓舞科技有限公司的“三维重建云平台”正编织着跨越重洋的生命网络。印尼、老挝的医疗影像数据如溪流汇入云端,经AI算法淬炼成精准的三维模型。医生上传CT影像后,8小时内即可获取3D打印的手术方案,这场由数据驱动的效率革命,将传统医疗服务的响应速度提升60%。
“过去三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5%—30%,我们的秘诀在于让数据‘跑’起来。”总经理邢云轻点触控屏,全息投影实时展现着中印尼医生的远程会诊场景。当医疗贸易突破地理桎梏,这家晋企已悄然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三级跳:香港子公司破解认证壁垒,东南亚“医疗技术本地化伙伴计划”培育合规生态,跨境电商团队更以独立站+WhatsApp Business构建私域流量池护城河,复购率较传统平台跃升。
“计划两年内取得ISO 13485认证,重点开发AI辅助三维建模算法,目标将建模时间从6小时缩短至90分钟”。邢云透露,这不是简单的效率提升,而是医疗服务模式的革命。这种“技术+服务+生态”的立体化布局,正是山西数字贸易企业的转型缩影。
晋南某传统工艺企业针对目标市场需求,对传统手工艺品进行工艺改良与文化元素融合,使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借助跨境电商平台,其改良产品在国际市场复购率较传统渠道显著提高,带动整体利润率增长超过两倍。
在某环保科技企业的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对工业废水处理方案进行集成化升级。企业将传统设备销售模式转型为“技术+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输出,通过模块化设计将核心工艺封装成标准化技术包。
这些企业的破围轨迹,是山西产业升级的见证。从产品输出到服务输出,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当晋商智慧与数字技术、国际标准深度融合,资源大省完全能走出服务强省的新路。正如邢云所言:“我们不是简单的技术搬运工,而是医疗数字生态的架构师。”这种战略自觉,正是山西企业从“摸石过河”到“架桥过河”的核心密码。
从黄土高原到国际舞台,“山西服务”正以数字化、品牌化、国际化姿态,书写着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篇章。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