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茵场到非遗舞台:东坝中心小学以社团“玩转”双减
更新时间:2025-04-03 09:47 浏览量:2
“双减” 政策落地后,教育正逐步回归本真。为实现因材施教,让学生 “学有所乐”,近日,记者走进东坝中心小学,直击孩子们课后服务的精彩瞬间。
在绿草如茵的操场上,足球社团的少年们在大课间热身完毕后,迅速投入到颠球、控球、传球的分组训练中,随后展开激烈比拼。球场上,抢断、快攻等精彩球技不断上演。学生陈思婷从一年级起就加入足球社团,在训练中享受运动的快乐,学习效率也大幅提升。
校园足球是东坝小学的重要特色。学校借助足球锻炼,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户外运动时间,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多年来,学校向省市输送 30 多名足球人才,在省市足球比赛中屡获荣誉,还获评 “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南京市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及南京市挂牌区级足球青训中心。
在学校的银林广场,一场大马灯表演即将开始。锣鼓声中,一只只按孩子们体格特制的大马灯活灵活现,阵型在轻快跑动中灵活变换。两名学生合作扮演一匹马,默契配合。学生翟思彤加入大马灯社团近两年,负责民族乐器伴奏,看到大家按自己奏出的节奏表演,心中十分满足。
东坝大马灯于 2008 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东坝中心小学将其纳入学校社团,并邀请非遗传承人教学。
东坝中心小学校长陈迎兵表示,学校以足球为品牌特色,常年坚持训练,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收获成长。同时,学校将东坝大马灯、沛桥高跷等多项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开设丰富社团。每年春节,学生们自排自演节目,登上乡村大舞台,既丰富了群众生活,也锻炼了自身。
东坝中心小学依据当地文化资源,已开展沛桥高跷、茶艺表演等三十多项社团活动,满足学生多元兴趣。如今,学校精品社团不仅走出校园参加省市比赛,还走进乡村,登上古戏台,为乡村文化生活添彩。
以学生为本,因学校制宜,不论是强身健体的足球运动,亦或是热闹精彩的大马灯、高跷表演,在这里,孩子们因兴趣爱好聚到一起,在社团活动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