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眼看世界 妙手舞江湖 峨眉山市举办绿茶手工炒制“武林大会”
更新时间:2025-04-05 16:40 浏览量:1
揭英雄榜、炒江湖茶。4月3日下午,以“江湖论茶·国茶巅峰”为主题、以打造集手工茶制作、非遗传承于一体的沉浸式绿茶手工炒制“武林大会”,在“中国绿茶之都”——峨眉山市双福镇大西南茶叶市场鸣锣开赛。来自双福镇各村的民间炒茶高手头戴斗笠、身披白衣,尤如“侠士”进入赛场,展开了一场展制茶技艺、亮炒茶功夫的“江湖”大比拼,吸引了来自周边地区的广大茶、武爱好者前来观战助兴。
活动现场
据了解,峨眉山是国家级“非遗”、中国三大武术流派之一的峨眉派武术发祥地,也是闻名中外的“世界绿茶黄金产区”和中国禅茶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古茶武同源、享誉海内外。地处峨眉山市北大门的双福镇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峨眉山茶”的核心产区,是远近闻名的茶叶之乡和水果之乡,拥有黑包山、凤凰顶,佛顶山等规模茶园及各茶农大小茶园6万余亩,鲜叶总产量1.5万余吨,鲜叶产值3.9亿元,大小茶叶加工企业、作坊年产值超10亿元。并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中心—大西南茶叶市场,全年交易额超100亿元。
大师助阵
“侠士”迎战
一茶一江湖,一叶一乾坤。在这片茶果飘香的土地上,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民间制茶“侠士”,炒制出一批又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峨眉山名茶,多次荣获国际国内茶叶评比金奖。此次活动,由双福镇党委、政府主办,双福镇工会联合会、大西南茶叶协会承办,旨在为弘扬传统制茶技艺,挖掘民间炒茶高手,以茶为媒广发“英雄帖”,邀手工茶制作者“揭英雄榜·炒江湖茶”,通过集手工茶制作、非遗传承于一体的沉浸式绿茶手工炒制大赛,开辟出一条峨眉山茶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鸣锣开赛
此次比赛以“江湖大师组”的炒制表演为开篇,以传统茶企参与组成“江湖茗门组”,民间制茶师参与组成“侠客散修组”,青年传承人参与组成“茗门新秀组”,分龙井、毛峰、碧螺春三个组别进行90分钟的限时“杀青-揉捻-干燥”全流程现场角逐。经评委按气韵(香气纯净度、层次感)、内力(滋味鲜爽度、回甘持久性)、招式(手法流畅性、创新性)等方面,对炒制的茶叶进行品鉴,现场评出各家江湖绝技。现场炒制后的茶叶进行侠义拍卖,售卖资金作为手工茶制作工艺传承经费,捐助给双福镇小学校用于茶文化课堂建设。
绝技展示
巾帼英豪
在比赛现场,有仙风道骨的炒茶老艺人,有父子、母子同场竟技的制茶人,有手工茶制作技艺的省级非遗传承人,也有乐山市级、峨眉山市级的非遗传承人,还有年过八旬、依然风采不减当年的制茶大师,还有英姿飒爽、从事茶业多年的“巾帼英豪”。个个“侠士”精神抖擞,豪气十足,分坐在“风云炒锅台”前,面对整齐排列的炒茶“玄铁锅”,纷纷亮出了自家炒茶的“独门绝技”。一招一式,变幻无穷,或揉、或压、或翻、或抓、或抖,一双双巧手如侠士舞剑、飘然自如。渐渐的茶香弥漫,飘荡在赛场,令人心旷神弛。
评委品鉴
“江湖”令起
茶眼看世界,妙手舞江湖,一场茶与武的精神融合在此呈现,一首坚守“匠心”与传承发展的赞歌在此唱响。比赛前,双福镇小学校的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进行了茶艺表演。比赛结束后,双福镇党委书记李艋和双福镇小学校校长梁文彬共同上台,接受了侠义拍卖捐赠的茶资,希望茶乡奔涌的“后浪”在峨眉山茶业发展的海洋中绽放出绚丽的浪花。
(林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