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武韵沧州丨李省山长穗剑:剑舞袍飞俏彩虹

更新时间:2025-04-05 21:43  浏览量:3

李省山长穗剑

李省山长穗剑是集传统武术与舞台艺术于一器, 揉软、硬器械为一体的传统剑术 。

2015年,李省山长穗剑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在剑术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与格斗并存的另一种剑术运动形式——舞练,是长穗剑的前身。

在史书中,不仅有楚项庄“鸿门宴”上“请以剑舞”,连文人墨客也多“宴乐必舞”“酒酣舞长剑”“三杯拔剑舞龙泉”,而在民间百戏队伍中也有“舞练”剑术,更有诗人杜甫对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的绝唱。

在我市,已逾古稀之年的李省山长穗剑代表性传承人戴其润,将一把长穗剑舞得时而柔和蕴藉、连绵不断,时而奔放如醉、乍徐还疾,格外潇洒倜傥……

戴其润

1 继往开来 固本创新

李省山长穗剑,亦武多舞艺,亦刚倍柔和、亦力且优美。

“李省山长穗剑双手不断交换持剑舞袍、左右开弓的技法最为独到。左右手的交换使用和五指对剑柄的拨动,益于大脑的平衡,能达到锻炼的效果。”戴其润一边演示一边介绍。

据《沧州武术志·名人传略》记载:“此长穗剑集大成者李省山生于1877年,青县中街人,自幼习六合拳法。1913年至1915年,他在福建马鸿逵部当骑兵,后至山东博山为张氏公馆护院。他与武士们切磋武艺并学得弹腿。1917年,李省山回到家乡,将六合拳法和弹腿融于一体,具独特风格。次年,青县成立国术馆,李省山受聘为常任教练,主持馆内教务。1959年,李省山在天津举办的12县民间体育比赛中,获六合拳二等奖。同年被青县城里高小聘为武术教师。”

“师父为人忠厚,提倡国术一家,反对门户之见与神秘观及玄学,从不自我炫耀,因此受人敬重。一次,师父的徒弟与武师孙福太的徒弟演练双手带进枪,不慎使对方受伤。师父得知后向对方赔礼,并用自己的骨伤科医术为他治疗,此后两家更加团结。”戴其润回忆道。

李省山的刀、枪、剑、戟、棍、拐、钩、鞭均具功底,经常通过演练和授徒宣传中华武术。女儿出嫁,他将刻有“老李草房”字样的刀、剑作为陪嫁礼物,意在传播武术。

戴其润说:“师父作为长穗剑的第四代传人,不但继承了前人固有的长穗剑套路,还广采博取、创新发展。他汇工、绵、行、醉四体剑精要于一体,赋予长穗剑以全新的传统武术内涵,逐渐令自己一生痴迷的长穗剑套路完臻成熟,形成了左右手交替用剑,与一手反正把转换的独到技法。”

“我是在青县中学上学时,拜在师父门下的。”戴其润动情地说,“老人家不但武艺超强,而且武德高尚。晚年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他,以养羊放羊来补贴家用的,但授徒都是义务的,从来分文不取。他常挂在嘴边儿的一句话是,学武防身、强身、健身,更要修身。没有文化的武者,易成好勇斗狠之徒;文武兼修者,方为效国安民之人。他秉持文武合一的教育理念,对学习成绩较差者,极尽督促引导之力。故而,‘老李草房’的把式房,也成了我们校外体育、德育的免费培训班。”

戴其润(右)与汪娟切磋技艺

2 剑不离身 苦修技艺

“师父教授的六合弹腿和长穗剑令我们受益终身。我和师兄弟们为了感恩,也都在为继承和弘扬师父的教诲尽己所能。”戴其润说。

戴其润是我市教育局退休干部,1948年出生在青县王福庄村,14岁入青县中学就读,投拜李省山拳师门下练武。在师父的言传身教下,他熟稔了长穗剑与六合大刀的全部精华和套路。

一个甲子,戴其润习武不辍、刀剑不离。不论务农从政、出差在外,也不论酷暑寒冬、公务忙闲,他都是天晓即起,舞剑挥刀。

因社会职责与谦卑心态所囿,他一直秉承“不收徒、不参赛、不掺合”的“三不原则”,与武术赛事无缘、与兄弟门派无争。

退休后,戴其润应武友诚邀,参加了两次全市的武术比赛,分别获金奖和第一名。

“在武术界,称‘剑穗’为‘剑袍’。练习李省山长穗剑,既要掌握剑诀与剑法,更要掌控好剑袍的随剑飘舞。”戴其润说,“剑未动袍先行,袍随剑行,剑引袍舞。要做到剑随身动,身随步行,袍随剑舞,需要习练者具备多变的腕法”。

不论何种腕法,都要一活二空。活,是说手指、手腕、挽花,左右手交接剑、接握抛袍,都要机动灵活,协调无隙;空,是指持剑时手心多空松,接抛时剑袍皆轻松。

多年来,戴其润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武术交流。2010年,他应邀赴台湾武术交流一个月,得到了两岸武术爱好者的青睐和赞誉。归来撰写的中篇纪实《沧州武术在台湾》的发表,特别是2018年“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上,一万册《沧州武术在台湾》一书的散发,极大提升了李省山长穗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戴其润在编写武术著作

3 笔耕不辍 文武兼修

身为市第八届武协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的戴其润,秉承师父崇文尚武的训示,勤于笔耕,在与人合编了《异军之雄 希望之星》后,又编著出版了《沧州戴氏族人钩沉》《又到甲午》《我家百年》等,其中,《又到甲午》被评为市社科一等奖,并成为图书类排序第一的位次。而今,近百万字的作品《轮回》,也已进入撰写的尾声。

他戏称自己是“在沧州能耍把两下子的人里头,可以划拉两下子的;在能划拉两下子的人里头,可以耍把两下子的”。这都是戴其润文武兼修、果敢刚毅性格的养成因素使然。

由动而静,快慢有度;疾徐相间,柔刚并济;以柔克刚,以美取胜。姿势举止流畅自然,韵味醇美……在人民公园里,戴其润与武术冠军、拦手长穗双剑代表性传承人汪娟切磋技艺,他们表演得袍花飞舞、剑光淋漓,引得游园人驻足称赞。

“别看我已年近八旬,但身体尚健,这与我外出练长穗剑、在家‘敲’文章是分不开的。”戴其润声如洪钟地讲着,“我现在每天是梦美睡到自然醒,饭香吃到八分行,刀剑练到尽兴停,键盘敲到眼朦胧,周而复始。”

近年来,戴其润非常注重培养下一代。在2016年和2018年第九、十届“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上,他曾先后带两名学童以李省山长穗剑项目参赛,并获得三银三铜奖牌。

他语重心长地对孩子们讲:“我希望你们身体强健、学业有成、建功立业,更希望你们到我这个年龄时,还能与自己的徒弟一起步入赛场。那样,你们一生习武就成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