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红花檵木,花丝如焰舞霓裳

更新时间:2025-04-07 13:15  浏览量:4

红花檵(ji)木,江南园林中的瑰丽,其美恰似一卷泼彩丹青,既有浓墨重彩的视觉震撼,又蕴含着东方美学的隽永诗意。让我们循着古人的审美眼光,细品这"火凤栖碧树"的园林奇观。

红花檵木的枝干形态多样,或粗壮有力,或纤细蜿蜒,它们相互交错。为其整体美感加分不少。经过岁月的洗礼,一些老桩的枝干扭曲盘旋,古朴苍劲,犹如历经沧桑的老者,身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而与之相对的,是红花檵木柔美的枝叶。茂密的叶片和花朵依附在枝干上,为其增添了一份柔和与灵动。这种古朴苍劲与柔美并济的造型,使红花檵木既有阳刚之气,又不失阴柔之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是作为园林景观中的点缀,还是制作成盆景供人欣赏,都能展现出非凡的观赏价值。

红花檵木(学名: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属于金缕梅科、檵木属的变种。由已故著名林学家叶培忠教授于1938年春在长沙天心公园发现并命名。据考,其模式标本采集树是该公园于1935年春从浏阳大围山移植的野生植株。此树尚存,现树高5米,胸径20厘米,冠径42㎡,树龄约150年。由于多年采挖,野生资源濒临灭绝,被列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植物。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嫩枝红褐色,密被星状毛。叶片互生,革质,椭圆形,新叶淡红色,老叶暗红色。花瓣紫红色,线形,花期通常为4月至5月,部分植株在秋季也能开花。蒴果木质,种子黑色。

原产于中国湖南与江西交界处的罗霄山脉,现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红花檵木枝繁叶茂,花叶紫红,四季常青,花期长,观赏性极强。常用于绿篱、模纹花坛、灌木球、盆景、桩景造型等,也可作为城市绿化的色篱植物。

喜温暖向阳的环境,稍耐阴,耐寒、耐旱,适应性强。适宜生长在肥沃湿润的微酸性土壤中。

红檵绽放时,"千丝万缕织红云",花丝如焰舞霓裳,其细长花瓣似红绡裁就,又如朱砂泼洒。明代张岱曾形容"绛雪满林红玛瑙",恰可比拟红檵盛放时满树流丹的盛景。当微风拂过,细碎花瓣如凤羽轻颤,正应了李商隐"凤尾香罗薄几重"的意境,暗合中国传统以凤喻美的审美传统。

其叶"春来紫气凝脂润,秋去丹砂浸霜浓",四季流转间演绎着色彩的哲学。新叶初绽如贵妃醉酒,老叶深红似青铜锈色,这般色彩嬗变暗合《文心雕龙》"物色相召,人谁获安"的观物之道。尤其在暮秋时节,"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让红檵成为凝固的晚霞,将时光之美镌刻在枝头。

百年老桩"铁骨虬枝势若龙",其枝干皴裂如商周青铜纹,盘曲似怀素狂草。这种"丑中见美"的苍古气象,正是中国文人追求的"老树着花无丑枝"的至高境界。匠人通过盘扎技艺,使其呈现"屈曲如龙欲化云"的造型,将自然野趣与人文匠心完美交融。

这种集野趣与雅致于一身的特质,使其成为沟通古典与现代的活态文化符号。正如苏东坡观朱竹而悟"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红檵之美亦在虚实相生间,书写着永恒的中国式浪漫。

"檵"字生僻却暗藏玄机,《说文解字》释其"木之奇者",古人以"奇木"为祥瑞。其枝条交错如织,暗合"经纬天地"的东方宇宙观;花开似火则象征"鸿运当头"的民间祈愿。在当代园林中,它既是"城市山林"的造景骨架,又是"方寸见天地"的盆景佳材,延续着"一花一世界"的禅意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