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虞城县刘杨庄村:春日梨花缤纷舞,乡村奏响振兴曲
更新时间:2025-04-07 17:13 浏览量:3
“老张,你看这梨花开得多好!往年这时候可没这么多人,现在游客一波接一波地来,咱这梨园人气可真旺呀!”村民牛大爷站在梨树下,望着满树洁白的花瓣,笑得合不拢嘴。“可不是嘛!以前光靠卖梨,价格低还愁销路,多亏了咱政府,教咱们发展林下经济,还帮咱搞电商卖梨。去年我家收入翻了一倍呢!”张老汉抹了把汗,语气里透着感慨。
春风拂过万亩梨园,雪白的花浪层层涌动,这片曾因风沙旱涝灾害而沉寂的土地,如今正焕发出蓬勃生机。在政府引导、统战人员指导、工商联会员企业帮扶下,商丘市虞城县田庙乡刘杨庄村村民不仅盘活了传统梨产业,更摸索出一条“赏花经济+农产品销售+林下经济”的振兴新路,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崭新乐章。
政府引导,种下致富希望
过去,由于刘杨庄村地处黄河故道腹地深处,风沙旱涝灾害频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村民们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作物种植维持生计,收入微薄。随着田庙镇政府的大力引导,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田庙镇政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决定帮扶村民发展梨树种植产业。在遥远的历史沿革里,他们不仅实行了林场改制,把土地逐渐承包给村民组发展林果业,还邀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统战人员张先桥就是当地政府和刘杨庄村派人“七顾茅庐”请来的。张先桥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授种植技术,从梨树的栽培、修剪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精心指导,确保村民能够掌握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梨树的产量和质量。20多年来,他帮助刘杨庄村和邻近村民培养技术骨干1100多人,带领田庙镇及周边2000户脱贫户稳步脱贫致富。
梨花盛开,引来八方游客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刘杨庄村的梨树种植已颇具规模。每到春天,梨花盛开,这里便成了花的海洋。如玉似雪的梨花,一团团、一簇簇,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清香,吸引着周边乃至更远地方的游客纷至沓来。游客们漫步在梨园中,或拍照留念,或在树下品茶聊天,享受着春日的悠闲与惬意。孩子们在花丛中嬉戏打闹,欢声笑语回荡在梨园上空。据统计,在梨花盛开的季节,刘杨庄村每天接待的游客数量可达数千人,周末和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
产业融合,带动群众增收
梨花的盛开不仅为村庄带来了人气,更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随着游客的增多,当地的餐饮业迅速发展起来。村民们利用当地的食材,制作出各种美味的农家菜,如清炒时蔬、红烧土鸡、羊肉汤等,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乡村美食。此外,村民们还开发了一系列与梨相关的特色产品,如梨花茶、梨膏糖、梨花饼等,深受游客喜爱,成为游客们竞相购买的热门伴手礼。
除了直接的旅游收入,梨树种植本身也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秋天,梨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梨果,果农们忙碌地采摘、装箱,将新鲜的梨果运往各地市场销售。由于采用了科学的种植方法,刘杨庄村的梨果品质优良,口感清脆多汁,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格也较为可观。此外,有企业还准备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将部分梨果加工成果汁、果脯等产品,进一步提高梨果的附加值。
工商联企业盛源食品还积极为刘杨庄村的发展建言献策,准备发展“林下经济”,在梨树的下面种植荠菜。为此,盛源食品牵头其他速冻蔬菜加工企业,与刘杨庄村两委和群众代表座谈,详细介绍了荠菜种植的技术和前景,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来年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在林下种植荠菜是个好主意,这也是发展“一果一蔬”非常有益的尝试。
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刘杨庄村发展梨树种植产业,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短期的经济收益,更为村庄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发展“赏花经济”和梨果产业,实现了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的刘杨庄村,环境优美,产业兴旺,村民们的收入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脸上经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春观百花秋赏果,夏避酷暑冬寻暖。未来,刘杨庄村将继续在田庙镇政府和工商联企业的支持下,不断优化梨树种植结构,提高梨果品质,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同时,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挖掘和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品牌,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徐徐展开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乔家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