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行业动态】第二届敦煌文博会——《丝路花雨》剧目创新演绎敦煌乐舞艺术的当代传承与发展

更新时间:2025-04-07 17:54  浏览量:1

千年敦煌飞天花雨迎盛会,万里丝路盛世文博启华章。2017年9月,在敦煌大剧院精彩上演的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作为第二届敦煌文博会开幕演出,赢得与会中外嘉宾的高度评价。自创排以来,该剧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先后赴40余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被国际艺术界誉为“中国民族舞剧典范”“东方的《天鹅湖》”,并获得“中国舞剧之最”等殊荣,更以其持续的国际影响力,成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的经典艺术载体。

《丝路花雨》于1979年5月在兰州成功首演,同年10月1日亮相人民大会堂,引发全国文艺界高度关注,被盛赞为“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主创团队以守正创新理念为引领,深入挖掘丝路文化精髓,既艺术化再现了敦煌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品格,又全景式呈现了古丝绸之路上“驼铃相闻、舟楫相望”的繁荣盛景,有力弘扬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2017版《丝路花雨》立足新时代文艺创作要求,不断推陈出新。艺术呈现方面,深度融合丝绸之路上多民族艺术特色,通过融入多元国际音乐元素,强化了舞台表现的感染力与时代张力。创作理念方面,秉持“源于壁画而不囿于传统”的创作思路,以当代审美视角重构敦煌乐舞艺术形态,实现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艺术现实价值的有机统一。演出团队建设成效显著,除特邀北京歌舞剧院青年舞蹈家朱晗担纲“窦虎”角色外,“英娘”“神笔张”“伊努斯”等核心角色均由甘肃省培养的优秀青年演员担任,既展现了本土文艺人才储备实力,又通过艺术交流提升了团队专业水平,最终为第二届敦煌文博会海内外嘉宾呈献了一场彰显丝路文化魅力的艺术盛宴。

“这部剧让我看到了鲜活的敦煌壁画,太震撼了!”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新闻总裁纳依姆·乔杜里观看《丝路花雨》演出后不由赞叹,“希望这部舞剧能在更多的国家上演,传递丝路文化,加深各国友谊。”

2017年,为主动适应文旅融合发展新趋势,《丝路花雨》创新推出旅游驻演版本,在敦煌大剧院建立常态化驻演机制。通过引入国际演艺人才,构建中外联合演出阵容,在第三幕“异域同辉”篇章中,创新性安排外籍演员本色出演丝路商队民众,以真实生动的跨国文化互动场景,再现了英娘随伊努斯远赴他邦、文明交融的历史画卷,有效增强了舞剧的国际传播力和艺术感染力。

《丝路花雨》不仅将古代壁画乐舞艺术创造性地转化为活态的“敦煌乐舞”,使其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符号,更是将“开放、交流、友谊”主题融入民族舞剧,用舞蹈的魅力展现中华文化包容、自信、热情、爱好和平的精神内涵。此外,舞剧的音乐也创造性地将汉唐、西域、波斯、佛教等音乐元素巧妙融合,展现了多元文化交融的特点。

《丝路花雨》自首演以来,通过国际化展演路径,累计赴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演出逾4000场次,所到之处均引发热烈反响,成功构建起敦煌文化对外传播的桥梁。同时,《丝路花雨》开创了敦煌舞这一全新艺术流派,其独特的造型语汇与审美范式为后续创作奠定基础,由此催生的《敦煌古乐》《大梦敦煌》等20余部舞台艺术精品,持续深化敦煌文化资源的现代表达,形成了具有持续影响力的艺术创作集群,充分彰显了经典文艺作品历久弥新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作为敦煌舞蹈艺术的开山之作,《丝路花雨》自创排以来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彰显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在2016年首届敦煌文博会期间,《丝路花雨》再度焕新,创新运用数字投影、全息成像等现代科技手段,同时合理调整舞段节奏,编排全新舞蹈章节,通过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生动再现丝路古道历史风貌。

创排四十余载以来,该剧始终立足敦煌文化沃土,以艺术创新持续擦亮丝路文化名片,生动诠释了敦煌故事的时代价值,为讲好中国故事、甘肃篇章,共建“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窗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