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看乡镇干部油菜花田热舞:别只盯着“尬”
更新时间:2025-04-07 19:06 浏览量:1
最近,一段“乡镇书记、镇长在油菜花田里热舞李羲承进行曲”的视频在网络上爆火,迅速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烈讨论。有人对这种新颖独特的宣传方式点赞,认为极具创意、十分吸睛;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觉得乡镇干部这样做是不务正业。在当下文旅产业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大环境中,地方领导为了拉动本地文旅产业发展,可谓是费尽心思、各出奇招,这样的现象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探讨。
身处流量时代,互联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助力。不过,基层乡镇由于受到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宣传渠道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想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破圈发展,难度着实不小。很多农产品品质优良、口感绝佳,却因为缺乏有效的宣传推广,只能“养在深闺人未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官员以惠民利民为根本宗旨,借助文旅产业破圈发展,积极帮助农民打开线上销售渠道,进而带动整个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与升级。四川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冯书记的回应令人印象深刻:“面子是老百姓给的,只要能把事办好,再掉一次面子又何妨?”这简简单单的话语,充分体现出基层干部以群众利益为先,甘愿放下个人面子的担当精神,彰显出舍“面子”赢“里子”的政治智慧。
从传统意义上的“公务员”转变为农产品的“推销员”,从舒适的办公室走进生机勃勃的油菜花田,乡镇干部们放下了高高在上的官僚架子,充满了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书记镇长在田间跳舞吸引流量、穿着行政夹克在直播间热情卖货,这些看似“离经叛道”的行为,实际上都是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创新探索。
在新时代,乡村发展不能再因循守旧,必须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资源。领导干部通过这些看似“出格”的举动,成功打破了大众对官员的刻板印象,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新时代群众路线。只有放下“架子”,主动贴近乡村发展的“路子”,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内心,赢得民心,找到乡村发展的正确方向。这也为其他地方的干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只有积极融入群众、大胆创新尝试,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乡村发展道路。
当流量汹涌而来时,农产品和旅游服务能否稳稳地承接住,核心在于品质。品质不仅是实现“出圈”的底气所在,是进一步“扩圈”的关键因素,更是长久“稳圈”的核心竞争力。秀水镇通过宣传油菜花田,成功实现了“出圈”,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然而,要想将这些“流量”真正转化为能够长期留存的“留量”,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还需要在提升品质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培育更多品质过硬、价格合理的优质农产品,不断拓宽农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渠道,切实提升承接流量的实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平台,帮助农民和相关经营主体与电商平台、社交媒体平台实现有效对接,让优质的产品不仅能够被更多人看见,更能够在市场上畅销热卖。只有以过硬的“质量”接住汹涌的“流量”,才能实现乡村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