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从琉璃瓶到世界舞台!张广庆“反画”人生,内画鼻烟壶成文化名片!

更新时间:2025-04-09 09:44  浏览量:26

张广庆内画作品《水浒一百零八将》

“口小如豆,反面作画”,短短八个字,道尽鼻烟壶内画的精妙要义,也勾勒出鲁派内画的悠远渊源。今年3月,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揭晓,国家级非遗“鲁派内画”传承人张广庆入选,为我市“鲁派内画”非遗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4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淄川区杜坡山脚下的张广庆内画艺术研究院,亲身领略“鲁派内画”的独特风姿,探寻非遗文化的传承脉络。

执着创作的“画匠”

张广庆向记者介绍创作内画所用的工具

“1964年,我考进了当时的博山美术琉璃厂。能考进厂可不是件容易事,得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才行。”回忆起投身鲁派内画的起点,今年78岁的张广庆对那段过往仍然记忆犹新。

彼此,17岁的张广庆因为优秀的国画功底在绘画圈内“小有名气”。“1963年,我参加了全市一个‘古今画展’,用11天完成的工笔画登上了《淄博日报》。”张广庆说,虽然他画得还不错,可一进厂却被安排到了琉璃瓶刻花的岗位上,让年轻气盛、渴望大展拳脚的他很是“不服气”。

“那时候,还没有现代贴花的手段,陶瓷、琉璃的一些图案需要画匠们一笔一画地勾勒。”在琉璃瓶上刻花,对于张广庆来说缺了点“技术含量”,于是他踏上了“自学成才”的路,在家偷偷学习内画和陶瓷画。

入厂一年后,得知张广庆的心早已飞离了原岗位,厂领导有些“无奈”地顺应了他的意愿,将他调入内画组,师从鲁派内画第二代传人薛京万。自此,张广庆沉醉于内画创作之中。

走向国际的非遗

张广庆内画作品

时间的年轮总会给那些执着者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在多年的创作积累下,张广庆打破内画的传统工艺和形式,开创出构图气势磅礴、用笔工细逼真、寓意隽永深刻、人物形肖韵切、整体造型别致新颖的内画风格。

1981年,在内画界崭露头角的张广庆获得了一次出国展演的机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要选拔一批工匠,前往当时的西德参加展览。”在一场10分钟人物画像的比拼下,张广庆脱颖而出,由此踏上了国际舞台。

“我带去的作品,基本上在展览之前就会被预订一空。”张广庆说,在国外,客户一方面感慨我们的传统技艺,一方面被鼻烟壶内的作品所吸引。他的作品一亮相,就受到了追捧。此后,他又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第14届世界博览会,并应邀赴德国、奥地利、泰国、加拿大、瑞典等国家举办“个人内画艺术展”。

作为内画载体的鼻烟壶原本是“舶来品”,涵盖金、银、玉石等材质。随着鼻烟壶内画的兴起,有着使用价值的鼻烟壶,逐渐成为了艺术品,在国外市场受欢迎程度十分高。凭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并赋予深厚的内画创作技艺,张广庆的作品成了国礼,馈赠给多国政要和友好人士,有些作品入驻德国林顿博物馆、奥地利怡鼎画廊等艺术殿堂。张广庆也获评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首届内画艺术大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代代传承的“接力”

不同材质的内画载体,会勾勒出不一样的画面。

在醉心内画创作与频繁国际交流的过程中,张广庆的内画事业蒸蒸日上。与此同时,他也多了一份“心事”。

“在国外,我经常被问‘张先生,您的内画技艺是不是专业学校学成的’,让我深刻意识到内画技艺除了创作,更需要传承。”在以往的内画技艺传承模式中,大多依靠师傅带徒弟,传授内画工具使用技巧。而张广庆认为,传承要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根源,将内画作品融入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展现出中国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1992年,在淄博市政府和淄川区政府的支持下,张广庆募集资金20万美元,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内画艺术研究院——张广庆内画艺术研究院。

“我们学生的学制为3年,前两年主要学习语文、历史、政治、英语等文化课,最后一年集中进行专业课提升。”张广庆说,研究院最初的两届学生还能获得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这在当时十分难得。”

张广庆炫彩琉璃内画作品

此后,张广庆内画艺术研究院陆续招收了上百名学生。“这些学生如今遍布全国各地,多数仍活跃在内画艺术创作与传承一线。”时过境迁,尽管张广庆内画艺术研究院因种种原因无法延续专业办学模式,但令张广庆倍感欣慰的是,正是当初的教学创新,为内画艺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创立滇派内画的昆明理工大学孙鸿雁教授,就是我的学生。如今她也在带学生,这样的代代传承,才能让非遗内画薪火不绝。”

2006至2016年,张广庆连任两届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专业委员会会长,在他牵头组织下,专委会评选多位国家级内画大师,为非遗内画传承夯实了基础。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创新

张路华向记者展示“不掉色”的内画样品

春日的张广庆内画研究院宁静优美,高大的垂柳下,一簇簇鲜花盛放。画室内,内画艺术大师们认真创作。

“现在,我们的作品不再局限于一只小小的内画鼻烟壶,而是尝试不同器型的内画创作。”作为新一代内画艺术传承人,中国内画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派内画”传承人、张广庆内画研究院院长张路华告诉记者,在非遗内画的延伸传承中,如今的“鲁派内画”在创作上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与创新的结合。近年来,张路华结合“鲁派内画”粗犷、大气的特点,研究出了炫彩琉璃内画就是其中一类。

张路华的炫彩琉璃内画作品

“炫彩琉璃内画利用琉璃原有的色彩与留白进行创作,让内画艺术创作更加富有想象力,在艺术呈现上更为震撼。”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最终是要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张路华利用陶瓷颜料创新了内画的烧制技艺,让内画作品既保留了艺术创作的魅力,又能兼具实用功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明的基因密码,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既要火在当下更要传向未来。张路华说,随着张广庆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非遗技艺的接续传承将侧重于艺术与生活的融合,集众家所长,紧跟民族自信崛起的步伐,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内画艺术,让“鲁派内画”持续绽放青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