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岭药业通心络:走向世界舞台,为应对冠心病注入中医力量
更新时间:2025-04-09 10:25 浏览量:7
当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威胁。《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突破3.3亿,其中冠心病患者超1139万。这一严峻现状不仅加重了社会医疗负担,更让无数家庭承受着疾病带来的经济与精神双重压力。面对这一挑战,以岭药业研发的通心络胶囊凭借其独特的中西医融合优势,为冠心病治疗开辟了新路径。
改善冠脉微循环,通心络填补治疗空白
冠心病治疗的核心难题之一在于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CMVD),这是非阻塞性缺血性心脏病的“隐形杀手”,临床治疗中常因传统西药对微循环改善效果有限而陷入困境。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梁春教授指出,西药虽能扩张冠状动脉,但对微循环的修复能力存在明显短板,而通心络胶囊通过调节内皮功能、改善微循环,为这一难题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
在前段时间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冠心病分论坛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钱菊英教授在解读2024年欧洲CCS(慢性冠脉综合征)指南时指出,通心络被列为首个推荐用于术前预防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塞的创新中药,其“双重”“双向强保护”作用机制,不仅显著改善冠脉微血管功能,更通过循证医学证据验证了临床疗效,成为西药治疗的有力补充。
循证医学护航,通心络疗效获国际认可
临床研究数据为通心络的疗效提供了坚实支撑。通过大量循证研究证实,通心络在冠心病防治中具有显著优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后,24小时无复流发生率显著降低;介入术后患者事件风险和支架内再狭窄率同步下降。这些成果揭示了通心络在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患者预后中的关键作用。
此外,“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结果显示,在基础治疗上加用通心络,可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30%;研究一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27%,降低1年再次心梗风险74%,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登上了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更被斯坦福大学专家誉为“开启急性心梗治疗新时代”,标志着中医药在国际心血管领域迈出重要一步。
中西协同,创新中药引领全球治疗新趋势
通心络的疗效与成就并非偶然。该药物以“络病理论”为指导,通过多靶点、多环节干预机制,与西药形成优势互补。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通心络通过保护心肌细胞、减少再灌注损伤,与溶栓、介入治疗协同增效;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其改善微循环、稳定斑块的作用,与抗血小板、调脂药物形成协同防御体系。
随着高质量循证研究的持续推进,以岭药业通心络不仅展现了中医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价值,更推动我国创新中药走向世界舞台。这一成果不仅为全球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更为中西医融合发展提供了实践范本。未来,随着更多创新中药的涌现,中西医协同治疗模式有望重塑全球心血管疾病诊疗格局,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