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荆轲刺秦王,真的是荆轲太菜了吗?十拿九稳的刺杀为何还是失败了

更新时间:2025-04-09 13:36  浏览量:5

在四大刺客中,荆轲的表现曾饱受质疑,甚至被认为是最“菜”的。

乍看之下,荆轲与其他刺客相比,结局显得颇为狼狈。专诸和聂政都成功完成了刺杀任务,而荆轲在与秦始皇近在咫尺、甚至秦王因佩剑太长难以拔出而近乎“缴械”的绝佳时机下,却既未能刺中秦王,逃跑时也敌不过秦王,两人绕着柱子周旋,最终荆轲被刺穿大腿后生擒。

荆轲刺秦王

这一系列情节,似乎让整个刺杀过程就像闹剧,令人不禁质疑其“顶级刺客”之名。

然而,深入剖析后会发现,荆轲实则有着过人之处,这也是他被委以刺杀秦王嬴政重任的关键原因。

作为一名刺客,最重要的并非武艺。

刺客确实需要一定身手,但武艺高强之人可成为大侠或将军,刺客的核心素质在于心理素质。

无论是中国古代历朝历代的刺客,还是日本过去的忍者,亦或是现代被称为“日本第一男枪”的人物,执行的任务越重大,越要保持情绪稳定、行动自然、眼神清澈,不能流露出丝毫杀气,做到一击必胜,这才是真正的刺杀。

若如莽夫般手持大砍刀直闯咸阳宫,那无疑是愚蠢之举。

以荆轲的副手秦舞阳为例,从个人履历看,《史记》记载他13岁便背负人命,《战国策》记载为12岁,放到现在,也是如刘华强、李丰田般的狠角色。

秦舞阳

然而,当进入咸阳宫大殿,面对威严的氛围,他却吓得瘫倒在地,无法行动,也说不出话。

反观荆轲,镇定自若,还能以乡下人没见过世面为由,为失态的秦舞阳圆场。

咸阳宫、秦王宫,那是何等威严之地。

殿外有数百甚至上千全副武装的甲士,殿内皆是秦国位高权重的大臣贵族,最上方还坐着杀人如麻、被六国视为魔王厉鬼的秦王嬴政。

作为来使,荆轲成为所有人目光的焦点,这种威压绝非普通人所能承受。

嬴政作为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极为雄才大略的帝王,其气场强大。所谓“居移气,养移体”,人的气质会随着经历和地位的提升而改变。

年纪稍小的人可能对此体会不深,但80后、90初的人,不少都有过与社会或行业里的大人物面对面接触的经历。

由此可推想,荆轲在嬴政及满朝秦国公卿的压力下,仍能不露声色,其心理素质之强大令人惊叹。

相比之下,聂政刺韩傀、豫让刺赵襄子,这两人的刺杀对象皆是大臣,虽级别较高,但与始皇帝相比,无论是安保级别还是心理威慑力,都相差甚远。侠累身边的保护人员,史书仅记载有十几人。

聂政刺韩傀

豫让刺赵襄子

专诸刺杀吴王僚,与荆轲相比,刺杀对象吴王僚和秦王嬴政档次相当,但专诸是在公子光(即后来孙武和伍子胥的老板吴王阖闾)家中,属于主场作战,而荆轲则是身处从未去过的秦国咸阳宫这一客场,且是战国末期最危险的“客场”。

就像足球比赛中,主场与客场环境差异巨大,客场进球尤为珍贵,从心理素质层面而言,荆轲堪称四大刺客之首。

谈及武艺,荆轲其实并非特别差。

《史记》对荆轲武艺的描写似有贬低之意,但《战国策》并未提及类似情况,存在争议。

从荆轲在秦王殿的表现来看,受电影影响,人们常认为荆轲与嬴政绕柱追逐许久却毫无成效,显得十分无能。然而,据考古对咸阳宫遗址筑基的测算,秦王殿内柱子直径在一米一到一米四之间,相当粗壮,两人站在柱子两边互相看不见,在这几秒内想要抓住对方并非易事。

而且,与电影中大臣们惊慌失措、无所作为不同,史书中明确记载,众大臣虽因秦律不能带武器上殿,但在这救驾的关键时刻,纷纷赤手空拳拼命阻止荆轲。

毕竟,荆轲手中仅有匕首,若能制服他,荣华富贵便有望。

荆轲在众多大臣,甚至可能包括武将的连拉带拽下,仍能继续行刺,直到被嬴政拔出那把被网友戏称比曹操身高还高的佩剑刺中大腿,才彻底失去行动能力,这让人不禁联想到橄榄球运动员中的跑锋,在多人围追堵截下仍能突围。

此外,从“图穷匕见”的过程看,嬴政面前有桌案隔开他与荆轲。

秦王所用桌案规格想必不会低于现代上市公司老板的办公桌,在一米多甚至更长的桌案阻隔下,荆轲刺秦需要伸长手臂甚至腾空扑到桌上,而嬴政只需在肾上腺素飙升时迅速往后一靠就能躲开,这对于30多岁的嬴政而言并非难事。

从荆轲初入咸阳宫时的镇定,到面对数十上百大臣赤手空拳的阻拦仍能持续攻击嬴政来看,说他“菜”着实冤枉。

仅论心理素质,荆轲就极为强大。

在四大刺客的排名中,荆轲肯定强于刺杀赵襄子失败的豫让,相比单挑十几个侍卫的聂政也不逊色。专诸虽与荆轲实力相当,但专诸是主场作战且有公子光安排的刀斧手协助,而荆轲在秦舞阳拖后腿的情况下单刀赴会,难度更大。

再加上荆轲刺杀对象秦始皇的巨大影响力,将荆轲排在四大刺客首位,亦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