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龙舞九天~李桂强榜书“龙”书法作品赏析

更新时间:2025-04-09 16:24  浏览量:5

李桂强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尤其以榜书创作见长,其书法作品以雄浑大气、笔力遒劲著称。其中,“龙”字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图腾符号,在李桂强的笔下被赋予了独特的艺术生命力与精神内涵。

以下试从多个角度对其榜书“龙”字进行赏析:

一、‌文化意蕴与精神象征‌

“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权力、尊贵、祥瑞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李桂强以榜书形式书写“龙”字,既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也通过笔墨传递出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其笔下的“龙”字不拘泥于传统楷、隶的规范,而是融入了行书的灵动与草书的激情,以抽象化的线条展现“龙腾九天”的意象,赋予文字以动态的生命力。

二、‌笔法与结构分析‌

‌用笔特点‌

‌1.力透纸背,刚柔并济‌

李桂强的榜书“龙”字以中锋运笔为主,线条浑厚饱满,转折处顿挫有力,如“龙脊”般刚劲;而飞白笔触的运用则增添了几分飘逸感,仿佛龙须飞扬,刚柔对比强烈。

‌2.墨色变化‌

通过浓淡干湿的墨色对比,强化了“龙”字的立体感与层次感。尤其是笔画末端枯笔的巧妙处理,营造出腾云驾雾的视觉效果。

结体布局‌

‌1.夸张与平衡‌

榜书因字形巨大,需在视觉上兼顾稳定与气势。李桂强的“龙”字结构上紧下舒,左部笔画收拢凝聚力量,右部则舒展如龙尾摆动,整体布局张弛有度,充满动感。

‌2.虚实相生‌

通过留白与密集笔画的对比,形成虚实相生的空间感,暗合中国画“计白当黑”的美学理念。

三、‌艺术表现与情感表达‌

李桂强的“龙”字不仅是文字的书写,更是一种意象的升华。他以书法为载体,题款配以自作诗文,将“龙”的文化、威严、灵动与神秘融为一体。如他创作的“意象腾龙”作品(见首图),在画面左侧长题自作“咏龙腾"一首:

龙腾云海势难当,

万里长空任翱翔。

鳞甲金光映日月,

角䰇雄姿震四方。

翻江倒海显神力,

呼风唤雨谱华章。

中华儿女齐敬仰,

龙魂永驻耀八荒。

这首诗以龙为主题,描绘了龙在云海、长空、江海中的雄姿和神力,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龙的敬仰和龙魂永驻的美好愿望。

‌1.动态之美‌

通过线条的起伏、笔势的连贯,呈现出龙身盘旋、蓄势待发的动感,仿佛一笔成书,气韵贯通。

‌2.意境营造‌

字形中隐含云纹、水波的意象,结合笔墨的浓淡渲染,营造出“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境,耐人寻味。

四、‌与其他书家的对比‌

相较于传统榜书名家(如沙孟海、李铎、武中奇等)的厚重规整,李桂强的“龙”字更强调个性化的表达。他打破传统榜书过于追求方正的结构,融入现代审美中对抽象与写意的追求,形成“雄而不僵、活而不浮”的独特风格。

五、‌收藏与评价‌

李桂强的榜书“龙”字作品多次被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并作为国礼赠予外宾。评论家认为其作品“以形写神,以墨传魂”,既传承了传统书法的精髓,又展现了当代艺术家的创新意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桂强的榜书“龙”字,如“龙舞九天”,是书法艺术与民族文化精神的完美融合。通过大胆的笔墨语言和个性化的结构处理,他将一个符号化的文字升华为充满哲学意蕴的艺术品,既彰显了榜书的恢宏气度,又传递出中华文化中“龙”的深邃内涵。这种创作对于当代书法如何继承传统、开拓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联语赞曰:咏龙腾跃显神力,华夏儿女齐振奋;七律铿锵扬龙魂,中华儿女共飞腾。

(史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