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科技共舞 智慧与创新齐飞
更新时间:2025-04-10 21:38 浏览量:8
日前,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举办的第三届数学节以“数海扬帆智引航,数演万物智创生”为主题,通过“数海畅游”“数解科技”“数论古今”“数模筑梦”和“数韵流光”五大板块,为师生打造了一场融合理性思辨与创新实践的数学盛宴,旨在通过数学探索科技内核,感受学科交融的魅力。
活动伊始,“数海畅游——数学专家讲座”环节拉开帷幕。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教授魏哲巍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歆分别带来精彩讲座。魏哲巍教授结合自身在图计算与图学习、数据流算法与学习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学在前沿科技中的应用。刘歆研究员则围绕流形优化、分布式优化及其在材料计算、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应用展开论述,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数学在推动科技进步中的关键作用。
一位现场聆听讲座的学生表示:“以前觉得数学很抽象,听了讲座才发现它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热门领域发挥着这么重要的作用,太震撼了!”
多学科深度融合 体验数学魅力
“数解科技——‘数学+’实验体验”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在数学与信息融合区,同学们运用Scratch、Python等编程软件,编写程序解决数学问题,制作出精美的数学动画和有趣的游戏,让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在数学与物理融合区,通过数字可视化技术,斜面抛体运动、抛物线轨迹模拟等抽象的物理现象变得清晰可见。同学们亲手调整参数,观察物体运动轨迹,切实感受到数学公式对物理规律的精准描绘。
高一9班学生褚一泓介绍道:“我这次汇报融合了数学与物理的知识,灵感源自日常的抛物运动。像打篮球投三分球时,大家或许好奇能否瞬间算出完美抛物线来投篮。我借助DeepSeek展开探究,学习探索最佳三分球轨迹的方法,完成分析分解。随后,借助几何画板,并在DeepSeek辅助下,学习用几何画板建模。这一过程,既巩固了物理知识,也提升了数学计算与工具应用能力。”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校长曾辉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看到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
数学主题辩论 碰撞思维火花
“数论古今——数学主题辩论赛”精彩不断。正式辩论赛中,双方辩手就“二进制与十进制哪个更具有使用价值?”这一复杂辩题展开激烈交锋。正方认为,二进制是现代科技的基石,运算高效稳定,存储数据更省空间,传输抗干扰强,还能与布尔代数配合实现复杂逻辑控制,重要性远超十进制。反方则强调十进制更贴合人类思维,四则运算简单直观,金融、会计等行业以其为标准,转换二进制成本高昂,在关键领域实用性无可替代。
双方还引入人工智能“豆包”作为二辩助力。“豆包”凭借强大的数据储备和逻辑分析能力,从专业角度抛出新颖观点,为辩论增添科技感。
数学节期间,辩论赛还从数学的视角探讨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大数据是否侵犯隐私、数学与科技融合的伦理问题等热门话题,同时回顾数学史上的经典辩论,感悟数学的本质与价值,体会数学家们的思辨与创新精神。
高一3班学生马昕奕表示:“我觉得数学在课本上的内容更具象化了,变得挺有趣的。在现场我看到有AI相关的展示,比如与机器人下棋,各种机器狗,就是借助科技手段,让数学学习变得趣味十足。”
高中数学教师张伟说:“数学节高质量的活动,能够丰富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和使用体验,通过互动激发思考和思辨的能力,增强创意创新和创造的自信心。”
本次数学节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数学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融入科技,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创新思维。正如学校所期望的,未来,数学节将继续引领学生在数学的海洋中探索,用数学智慧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记者 吴艳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