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项目经理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更新时间:2025-04-12 07:14 浏览量:6
执行项目经理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执行项目经理,一般指的是那些从事项目经理实际工作,但并未持有相关执业证书的人员。通常负责在项目经理的统筹下,具体落实项目实施阶段的现场管理、资源协调及技术落地,介于项目经理与基层团队之间。
过去的时间里,这类项目经理其实并不少见。往年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之际,许多经验丰富的从业者没有建造师等证书,也能凭借多年的现场管理经验和实操能力在工地里承担项目经理的职责。“有证的不如会干的”,在曾经也算得上一句名言。
然而,这种“有经验但没证”的现象,正在被行业的新趋势所取代。近几年的建造师考试体系日渐成熟,在项目中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才们不仅有证还有经验,执行项目经理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网友评价:现在是“会干的不如会考试的”
来看看执行项目经理面对的具体困境:
多地发文:不得擅自更换项目经理
多地发文明确:不得擅自更换项目经理、总监!
如山西省住建厅的《山西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提出:施工现场配备的施工、监理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更换。
施工现场配备的施工、监理管理人员不得擅自更换
其他省市政策:
贵州:项目经理承担质量终身责任,原则上不得更换
......
项目经理不得擅自更换的强配备要求下,企业内部资源肯定会向着项目经理倾斜。
项目经理实名、考勤
与此同时,项目经理的实名制、考勤情况也成为各类检查的重中之重。
例如:
1.福建省住建厅印发的《关于对房屋市政工程项目关键管理人员到岗履职情况实行自动监管评价的通知》,提出:
全省在建房屋市政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总监、专职安全员等3类岗位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在实名制平台实施电子考勤打卡,具体人员信息以一体化平台登记的为准。
2.江苏无锡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建设工程领域实名制管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通知》,提出:
关键岗位人员考勤不低于70%
考勤与实名制不符合标准时,有关部门会罚款、信用降级甚至给项目停工。一次处罚的代价,可能对项目利润造成明显影响,选择执行项目经理的代价更高了。另一方面,有了一直在岗的项目经理,谁还需要“额外”的执行项目经理呢?
3.动态核查、人证合一
人证合一的时代已经来临,项目经理有证并与工程绑定已成为主流趋势。
2024年4月15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开展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的通知》(建质〔2024〕27号)。其中特别提出:
依托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和建筑工人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对安全生产关键岗位人员履职行为精准分析、实时预警、动态监管。
确保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证、注册执业资格证“人证合一”,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依法依规开展带班检查,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严厉打击各类借证、挂靠和无证上岗行为。
1月3日,住建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信息管理的通知》(建办市函〔2023〕391号),明确:
地方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将本级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产生的工程项目信息,按规定逐级推送至全国平台。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等系统的工程项目信息可共享至同级建筑市场监管一体化工作平台,并逐级推送至全国平台。
省平台于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与全国平台对接,企业、个人项目信息将被推送至全国平台,人证合一后,没有证书的执行项目经理将被大量淘汰!
执行项目经理们该如何解决困境?
执行项目经理的出路
考证
考证当然是首要选择。有了一建二建的证书,执行项目经理就能实现“又能干又有证”,与此同时,证书也是评职称、涨工资必不可少的入场券。
证书,绝对是越多越好。甚至单证的建造师都已经在面临证少的危机,想要继续在业内发展的执行项目经理们更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多考证、考有用的证。
相关阅读:单证的建造师“凉凉”
转行
执行项目经理们往往拥有较长的从业经验,这时转行就面临着“难以融入工程行业之外岗位”的情况。因此,我们未必要完全摆脱建筑业去做一些毫不相关的工作,可以看看这些岗位:
BIM/智慧工地专家:
智慧工地管理岗年薪可达20-40万,一般需要从业人员利用BIM技术优化施工流程,或者参与智慧工地系统设计与实施,适合经验老道的执行项目经理。
工程解决方案专家:
离开工地去公司为EPC总包、装配式建筑等提供技术方案、参与招投标与客户谈判也是一个选择。工地呆久了,知道面对什么人说什么话,这份履历堆积的经验也可以用在制定方案上。
......
结语
建筑业终于走向标准化、透明化的新阶段,淘汰执行项目经理的从来不是一纸证书,而是行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大家不必灰心,只要及时转变思维方式、提升自我能力,在任何情形下都可以顺势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