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
更新时间:2025-04-12 12:00 浏览量:7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o 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生字。
o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o 通过图文结合、古今对照理解对子内容。
o 学习对对子的方法,感受汉语的韵律美。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o 了解古今事物的联系与变化,感受汉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o 识字、写字。
o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
o 理解对子中字词的含义,感受对子的对仗美。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法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包含古今事物对比的图片、课文朗读音频等)。
2.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3分钟)
o 展示古代和现代的一些典型事物的对比图片,如古代的马车和现代的汽车,古代的茅屋和现代的高楼大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发现。
o 引出课题《古对今》,板书课题,简单解释课题含义。
2.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2分钟)
o 加一加:“日 + 一 + 里 = 量”,“女 + 子 = 好”。
o 对比识字:“古”和“今”对比,“凉”和“冷”对比。
o 字理识字:“夕”字,通过讲解字形演变,让学生理解字义。
o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和节奏。
o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o 利用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正音,如“圆”是整体认读音节,“严”是前鼻音。
o 多种识字方法:
o 学习词语,如“古今、方圆、严寒”等,通过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巩固。
3. 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
o “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解释“圆”与“方”是形状相对,“严寒”与“酷暑”是季节的极端天气相对,“春暖”与“秋凉”也是季节气候相对。
o “晨对暮,雪对霜。和风对细雨,朝霞对夕阳。”说明“晨”与“暮”是时间相对,“雪”与“霜”是自然现象相对,“和风”与“细雨”是气象相对,“朝霞”与“夕阳”是不同时间的天象相对。
o “桃对李,柳对杨。莺歌对燕舞,鸟语对花香。”指出“桃”与“李”、“柳”与“杨”是植物相对,“莺歌”与“燕舞”、“鸟语”与“花香”是动物的活动和自然景象相对。
o 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是如何将古和今相对的?
o 逐组讲解对子内容:
o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对子的韵律美,可采用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等方式。
4. 写字教学(10分钟)
o 出示要写的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
o 教师示范书写,重点强调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如“凉”字,两点水要写得窄小;“夕”字,撇和横撇的角度要合适。
o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o 展示部分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
5. 总结全文,拓展延伸(5分钟)
o 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对子的特点和意义。
o 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对子,如“天对地,大对小”等。
《古对今》
古 - 今 圆 - 方 严寒 - 酷暑 春暖 - 秋凉
晨 - 暮 雪 - 霜 和风 - 细雨 朝霞 - 夕阳
桃 - 李 柳 - 杨 莺歌 - 燕舞 鸟语 - 花香
对子的对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