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丨“股”舞乡村新活力!清城农民变身“股民”开启增收新篇
更新时间:2025-04-19 12:49 浏览量:6
为进一步激活农村各类生产要素潜能,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营新机制,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清城区以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为重要抓手,以“确权到人、固化到户”为核心,在清产核资、矛盾化解、股权固化等关键环节攻坚突破。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完成1827个经济社股份制改革,完成率达90%。其中,龙塘镇、石角镇率先实现整镇改革目标。
创新股改兴村业 优化产权富农乡
清明节期间,龙塘镇民平村委会杨梅丫股份经济合作社召开了成员户代表大会。会上,依据股份制改革股权“固化到户”的配置情况,按每人1股的标准进行了分红。对于涉及土地出租的社员,还按照其土地份额进行了额外分红。经核算,每位成员平均分红金额约为3000元。
据了解,民平村委会杨梅丫经济合作社完成股份制改革后,将分散的300多亩鱼塘、200多亩耕地、500多亩山林地进行统一整合管理,彻底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战”的局面。通过规范化管理,合作社成功招商引资,发展起现代农业“稻虾共生”和“渔光互补”项目。自2021年以来,村集体经济收入显著增长,从最初每年仅4000余元跃升至约240万元 。
龙塘镇民平村委会杨梅丫股份经济合作社“渔光互补”项目基地。
自启动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工作以来,龙塘镇以整村推进为重要抓手,严格执行“三步六公示”工作法。对全镇范围内的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开展全面细致的清查,同时广泛征集村民意见,充分尊重各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明确股权设置方案与成员资格认定标准。通过一系列扎实工作,龙塘镇已相继完成215家经济合作社的股份制改革任务。
龙塘镇安丰村委会庙咀股份经济合作社召开股份制改革会议。
党建凝心聚合力 推进股改强根基
石角镇黄布村委会作为清远市首个整村开展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行政村,改革成效显著。2022-2024年,该村集体收入实现同比14.1%的增长;村民分红收入从股份制改革前的991.8元提升至改革后的1385元,同比增幅达 39.6%。
自整村推进股份制改革以来,黄布村委会连片整合1000多亩闲置土地,引入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与文旅项目,带动周边近200名村民就业创业。2024年,该村成立强村利民公司,积极拓展发展路径:一方面携手润泽家庭农场,推进小米椒规模化种植;另一方面,计划盘活辖区内闲置空间区域,与平川集团合作打造农文旅项目,持续激活乡村发展活力。
石角镇黄布村委会坑尾股份经济合作社召开股份制改革会议。
近年来,石角镇以“三向三联动”为抓手,通过强化党建赋能推动基层治理创新。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政策文件与典型案例,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深度融合;同步组建镇级工作专班,下沉至村(组)一线开展“点对点”精准攻坚,及时解决改革推进中的难点堵点。同时,该镇巧妙利用春节、清明等重要节点的返乡潮,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向群众面对面宣传改革政策红利,有效提升群众参与度与认同感。
截至目前,全镇287个经济合作社已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达成率100%,以整镇推进的实效,彰显了基层治理创新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石角镇界牌村委会宁岗股份经济合作社西葫芦种植基地。
2025年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的关键攻坚之年。龙塘镇与石角镇的成功实践表明,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路径,有效盘活了农村“沉睡资源”,激活了乡村产业振兴的“一池春水”。
基于两镇的宝贵经验,接下来,清城区将全面推广“龙塘经验”“石角经验”,充分依托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有序推动全区耕地、林地等资源性资产,以及房屋、商铺等经营性资产的规范流转,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让长期闲置的“沉睡资产”转化为乡村振兴的 “源头活水”,切实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与农民增收致富,助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通讯单位:清城区农业农村局 龙塘镇 石角镇
编辑:黄琳倍
校审:邵雅莉
二审:杨峥
三审:王嘉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