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隐形台阶”,让年轻干部在基层舞台“挑大梁”
更新时间:2025-04-21 15:35 浏览量:2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基层,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广阔舞台,磨练意志、增长才干的大课堂。然而,在年轻干部投身基层的进程中,“隐形台阶”却如暗礁般阻碍着他们的发展,亟待破除。
所谓“隐形台阶”,是指在干部选拔任用和培养过程中,那些不成文、无明确规定,却实际存在并影响年轻干部成长的各种因素。有的单位存在论资排辈现象,总觉得年轻干部经验不足,未来机会多,优先考虑资历老、年纪大的同志,使得年轻干部晋升之路漫长 ;还有的对年轻干部的能力评估存在刻板印象,认为高学历等于高能力,忽略实践能力的考察,或者以偏概全,仅凭一次失误就否定年轻干部的努力,导致年轻干部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发展空间受限。
“隐形台阶”危害不容小觑。一方面,它打击年轻干部的积极性。当年轻干部看到自己的努力难以换来晋升机会,才华得不到施展,便容易陷入迷茫与消极,甚至产生“躺平”心态,不再积极进取。另一方面,它不利于基层工作的长远发展。年轻干部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是基层发展的新鲜血液。“隐形台阶”阻碍他们成长,基层工作就会缺乏活力与创新,难以满足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需求。
打破“隐形台阶”,需要多方发力。组织部门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实绩论英雄。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为年轻干部开辟“绿色通道”,打破论资排辈,不拘一格降人才。比如一些地方推行竞争性选拔、公开遴选等方式,让优秀年轻干部有机会脱颖而出;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年轻干部的工作表现,将考核结果与晋升、奖励挂钩,激励年轻干部担当作为。
单位领导和前辈要给予年轻干部更多关心和支持。领导应关注年轻干部的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前辈要发挥“传帮带”作用,分享经验和教训,帮助年轻干部少走弯路。同时,单位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鼓励创新、包容失败,让年轻干部敢于尝试、勇于探索。
年轻干部自身也要努力。加强学习,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以过硬的本领赢得认可;保持积极心态,面对“隐形台阶”不抱怨、不气馁,把困难当作成长的阶梯,在基层工作中主动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打破“隐形台阶”,让年轻干部在基层舞台“挑大梁”,既是对年轻干部的关爱,也是推动基层发展的必然要求。期待越来越多年轻干部在基层广阔天地中大展宏图,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