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巴蜀大地,“西部计划正是我实现梦想的舞台” |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更新时间:2025-04-21 22:21 浏览量:5
3月1日至5月10日,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西部志愿汇”(菜单栏中的“我要报名”)或登录西部计划官方网站(http://xibu.youth.cn),在西部计划报名系统中注册报名。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
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一批又一批青年
满怀热情奔赴西部
自觉担当重任
守正创新,奋发有为
积极参与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事业
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梦想为青春赋予别样意义
2003年西部计划志愿者闫鹏文
是四川省招募的
第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
服务于成都市邛崃市泉水中学
从一名乡村教师“起航”
服务期满后
他选择扎根乡村基层
继续服务乡村振兴
服务期间
在精益求精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闫鹏文参与了
市青少年宫美术教育志愿服务
不仅如此
他还是志愿者们的“传声筒”
积极做好志愿者之间的链接服务
共同策划组织多项志愿服务活动
他还积极投身到“4.20”芦山地震
灾后产业恢复重建重点项目中
他和团队提出
“艺术点亮乡村”理念
探索乡土文化挖掘与重建
通过举办国际摄影展
乡村音乐会、书画展
高校师生教育实践等活动
以艺术助力灾区产业振兴
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传承弘扬乡风文明
闫鹏文说
“西部计划
让我找到了人生的航向”
乡村基层大有可为
2006年7月
在农村田野长大的杨发贵
选择从城市“逆流”回到乡村
参加西部计划
来到了资阳市乐至县
杨发贵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
成立了乐至县
第一个“青年农技服务中心”
他整合当地的农业技术人才
利用周末和下村时间
给当地梨农培训新型种植技术
在他的技术指导下
当地梨农户均产量、收益
均有了明显提高
服务期满后的他
继续扎根乡村
成为一名“新农人”
在村里租地建立葡萄基地
开启了全县的葡萄种植先河
并将种植技术教授给百姓
还无偿提供种苗
在乡村扎根的近20年
杨发贵坚持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
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为当地创业青年提供
心贴心、实打实的帮助支持
杨发贵说
“我长于农田,学于农大,干在农村
我始终坚信乡村大有可为”
执着追求成就坚毅信念
2008年
山东小伙儿王鹏放弃了
回家当老师的机会
报名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
跨越1622公里
从山东来到四川
投身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见证了绵阳市北川县
从废墟到重新崛起
刚到北川县
得知禹里乡当时
受唐家山堰塞湖淹没的影响
条件十分艰苦
王鹏主动选择到禹里乡参与服务
“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千头万绪
需要我们全力以赴投入
细致入微推进”
王鹏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
积极参与为受灾群众提供疏导和服务
帮助解决饮水、医疗、防疫等问题
协助疏通排水渠
搬运和发放物资
逐棚送去避暑药品
把温暖送进群众心坎里
西部计划的经历
让王鹏和北川群众结下深厚情谊
2009年,王鹏考取绵阳公务员
他放弃市区优渥的条件
申请重返北川县工作
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继续守护北川人民的安全
王鹏说
“志愿者的服务是有限的
但志愿精神是伟大的”
在西部奉献青春力量
2021年7月
王天芬来到广元市昭化区
在这里
她结识了一群
和她有着同样青春梦想的伙伴
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
让她感受到了沉甸甸的
责任与担当
王天芬服务于昭化区紫云小学
三尺讲台
寄托了王天芬的梦想
也托起了孩子们逐梦的希望
王天芬从不怠慢任何细节
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新老师
她不断向老教师、名优教师
请教学习
校园里常常可以看见
她为学生辅导功课
传递生活小知识的身影
为了帮助孩子们提高表达能力
王天芬在课堂上安排了
“演讲与口才”环节
孩子们慢慢摸索着
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渐渐学会了表达对老师的心声
对家长的感激
他们在讲台上那自信可爱的模样
也让王天芬多了一份信心
王天芬说
“我们要在西部努力奉献青春力量”
发光的不止有“金子”还有“青春”
跨越城市的喧嚣
2023年毕业后
吴濛参加了西部计划
来到达州市宣汉县
将自己的能量
播撒在乡村的田野上
生在城市、长在城市
乡村对吴濛而言虽然陌生
但充满好奇和向往
她怀揣着满腔热情
一心想为乡村发展做点什么
在下村调研、走访的过程中
吴濛发现其中一个村
较其他村地理条件和环境不同
一味发展水果和药材行业种植
是行不通的
但村里有丰富竹林资源
仅楠竹林水竹就有近1万余亩
吴濛想将这个产业发展起来
她和村上的青年一起
与村支部书记交流探讨
对问题深入研究
共同商量出了
符合本村“能走的路子”
草拟了项目可行性报告
向镇党委和镇政府汇报
她积极动员镇里返乡青年力量
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来大力推动项目的落地
并通过青年计算机人才的帮助
在微信、抖音等平台引流推广
为该村竹笋加工产业
打通了一条多渠道销售通道
得到了当地百姓的一致认可
吴濛说
“我一直梦想着
能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西部计划正是我实现梦想的平台”
在基层一线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2024年夏天
当同学们涌向北上广深时
张旭阳背起行囊
踏上了前往遂宁市大英县的列车
来到玉峰镇团结小学
面对八双怯生生的眼睛
张旭阳感受到了肩膀上的重担
他和孩子们时常谈心
与孩子们一起读书
引导孩子们如何正向对待问题
怎么辨别互联网上的各类信息
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真善美
半年多来
班里的孩子们
很多都有巨大的进步
这让张旭阳特别自豪
也更加有干劲
在他的备课本上
针对孩子们的成长计划
越来越多
在他的引导下
清晨的操场
多了背诵古诗的小身影
午后的走廊
响起结结巴巴的算术声
张旭阳说
“愿做荒漠胡杨
将根系扎进教育最需要的地方
在西部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期待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们
加入西部计划志愿者的队伍
扎根基层、建功西部、报效祖国
转载自:西部志愿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