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中起舞——试驾莲花Eletre
更新时间:2025-04-22 12:27 浏览量:4
有人说,传统燃油豪华品牌迈向电动化,是向时代妥协;传统性能车品牌推出SUV,是向市场让步。当我驾驶着莲花Eletre时,我开始思考,真的是这样吗?我决定亲自体验找到答案。
尽管新年伊始消息就已公布,但在我此次寻找性能汽车品牌与SUV之间的关系之前,想起Lotus为夺回中文名“莲花”花了超过5年的时间,法律诉讼超过30多次,还是感到实属不易。在Lotus漫长的“正名之路”中最为棘手的纠纷有两项。一个是由于Lotus的前母公司——马来西亚宝腾汽车和中国青年汽车集团展开合作后,Lotus品牌的中文名称“莲花”被中国青年汽车集团注册为“青年莲花汽车”商标进行生产销售汽车。其二是早在1984年,广东一家从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企业——“广东省五华汽车电器总厂”也将“莲花”注册为汽车类商标,所以导致同为汽车生产的Lotus在申请“莲花”商标时困难重重,迟迟无法注册。不过随着“青年莲花汽车”在2017年倒闭。根据规定,注册商标连续三年不使用即可申请撤销;此外,还发现“广东省五华汽车电器总厂”在使用“莲花”商标时存在错类使用的问题。随着新的转机出现,吉利最终为Lotus扫除层层屏障,不仅成功夺回本了该属于自己的中文名“莲花”,还为接下来全新Eletre的推出开了一个好头。
对称式设计,五屏联动
回归主题,一个诞生于赛道的品牌会打造出怎样的SUV?如果与国内某款同样备受欢迎且注重操控的豪华SUV相比,Eletre没有过分强调豪华感,而是更专注于展现性能之美。从外观来看,Eletre的车身尺寸为5103mm×2019mm×1630mm,宽高比达到了1.24,带来了低矮、宽体的运动风格。从远处望去就知道它不是一款传统SUV,而是一台高性能跑车。狭长犀利的前大灯充满攻击性,贯穿式的细长尾灯极具辨识度。
Eletre中控台采用对称式设计
Eletre的内饰设计简洁且富有科技感。中控台上方配备了一块15.1英寸的触控屏,界面布局清晰,大多数功能都能在三次点击之内完成操作。中控台采用对称式窄屏设计,在主屏两侧各设有一块12.6英寸的细长屏,宽度约为两根手指宽。左侧是液晶仪表屏,显示速度、电量等基础信息;右侧是副驾屏,虽尺寸较窄,仅能显示一行文字,如歌曲名称等,但支持触控换歌,称不上是副驾娱乐屏,更像是一个功能性辅助屏。此外,Eletre还配备了一块29英寸的HUD抬头显示,可以在驾驶时提供导航、速度、转向提示等丰富的信息,而后排空调出风口位置还有一块触控屏,可以调节座椅和音响音量。除了这些充满科技感的配置,Eletre在方向盘拨杆、座椅调节拨杆、门板开关等小型按键上采用了金属材质,并经过打磨呈现出独特的光泽,为整个座舱增加不少高级感。
风之化身
大家在介绍汽车外观设计时,通常会将空气动力学组件当作设计元素的一部分一并提及,毕竟这些造型炫酷的部件足够吸引眼球。但对于莲花来说,空气动力学不仅仅是视觉上的点睛之笔,更是莲花品牌的核心理念。因此,它值得单起一段,仔细品味。
车尾双翼扰流板由两片独立的弯曲翼片组成
莲花跑车创始人科林·查普曼不仅是一名汽车爱好者,还对航空工程技术颇有研究。他的造车理念中从不是单纯依赖马力堆砌速度,而是为整车瘦身、优化操控提升性能,可以说莲花跑车诞生的初衷就是与风阻对抗。例如,1996年推出的莲花Elise,首次采用粘合铝制底盘,车身采用玻璃纤维材质,整车重量仅725公斤,用极致的轻量化带来操控表现。2000年,莲花Exige通过增加更大尺寸的进气口、前分离器等组件,进一步优化风阻。而今天的莲花Eletre依然延续了家族式多孔设计,例如在前脸两侧、尾灯两侧以及A柱下方都设有孔道。此外,Eletre还采用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格栅由7个孔道组成,每个孔有六个三角形花瓣,格栅可以根据车速自动开关,优化风阻;车尾的双翼扰流板则由两片独立的弯曲翼片组成;可调主动尾翼能在高速行驶时自动展开,可以提供最高112.5公斤的下压力,确保高速稳定性。此外,全车内外采用大量碳纤维材质,一系列技术使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26,无处不在诠释查科林·查普曼“轻量化即性能”的造车理念。
莲花跑车创始人科林·查普曼
硬技术全球造
随着中国新能源的飞速发展,电动技术绝对处于全球领先水平。Eletre的电池来自宁德时代,三电系统由吉利把控,整车生产制造出自武汉。而在底盘调校方面,依然交给了经验丰富的欧洲团队,确保跑车级的操控水准。Eletre基于莲花专为电气化时代打造的EPA架构,这个架构的优势在于可以灵活调整电池尺寸和电机布局,以此来优化车内空间,达到性能与实用性的完美平衡。
在底盘结构上,Eletre前后均采用多连杆悬架系统,并全系标配双腔空气弹簧,可单独调节车身高度和悬架刚度,调节范围从-25mm到+50mm,高速行驶时可以降低车身减少风阻,需要更高通过性时升高悬架即可。此外,Eletre还配备了后轮主动转向系统,最大转向角度可达3.5°,低速时,前后轮反向转动,使最小转弯半径仅5.6m,提升灵活性;高速时,前后轮同向转动,提高车身稳定性。
130km/h就在瞬间
全新莲花Eletre普通版提供五种驾驶模式,经济、舒适、运动、越野和个性化,而性能版另外还增加了赛道模式。驾驶模式的切换十分便捷,只需拨动方向盘右侧的拨片即可。此次试驾路线从市区4S店出发,前往郊区的风景区,试驾道路为城市和蜿蜒山路,正好可以体验“速度藏在每一个精准的过弯瞬间”。我试驾的是性能版车型,车尾带有“R”标识,搭载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675kW,峰值扭矩高达985Nm,数据相当惊人。
但由于动力过于强劲,在刚驶出4S店的城市道路上,由于社会车辆过多,我保守的选择了舒适模式。舒适模式下,动力响应较为线性,踩下“电门”后的反馈恰到好处,既不“冲动”,也绝对不慢。不过在刹车时,即使轻踩,也能感受到强于自己想要的制动力。整段城市路况,我一直使用舒适模式,同时打开座椅按摩,惬意无比。在试驾前,我就了解到这台性能版Eletre的最大马力为918Ps,官方零百加速仅需2.95秒。因此,一驶出市区,车流减少,我便切换到赛道模式准备释放它的真正实力。当我刚踩下加速踏板,只不过两三秒的时间,速度瞬间飙升到130km/h,我连忙踩刹车减速,结束这次零百加速体验,实际上到恢复正常时速时我还没有做好准备,震撼过后,还是切回舒适模式继续前行。
随着道路逐渐变窄,弯道增多,期待已久的山路终于到来。我右手轻拨几下拨盘,切换至运动模式,准备感受Eletre在弯道中的表现。此时,转向变得异常灵敏,几乎有种车比人更快一步的错觉。进入连续弯道后,车身姿态依然保持稳定,悬架支撑力极佳,几乎感觉不到侧倾。无论是指向性、车身控制还是整体动态表现,Eletre在山路的表现游刃有余,再加上具有攻击性的造型和低趴宽体的姿态,当经过弯道时,有不少“骑士”纷纷举起相机追焦,都想为Eletre留下一张过弯大片。
结语
经过一天的试驾,再回到最初的问题——莲花是否向时代妥协,Eletre 是否向市场让步?我的答案是不然。自莲花跑车诞生以来,始终在为下一辆跑车探索新材料、新技术,如今进军新能源领域,更是一次主动出击,让性能基因在电动时代继续延续。而Eletre的诞生,就是为了打破SUV只是“家庭出行工具”的刻板印象。它不仅拥有宽敞的空间,还能带来纯粹的驾驶乐趣。所以,莲花Eletre的出现不是妥协,而是给那些向生活妥协的性能爱好者们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北京时尚
成都杂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