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援疆品牌背后的故事丨丝路粤韵共潮生

更新时间:2025-04-23 13:14  浏览量:3

4月12日,疏附县第二中学英歌舞队在学校操场上排练。 努尔艾力江·图尔贡摄

这是一张由广东援疆打造的文化润疆崭新名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眼增进“五个认同”,通过深化粤新两地文化交流,推动英歌舞、舞龙舞狮、咏春拳、潮剧潮乐等岭南文化精粹在南疆落地生根,在受援地铺陈中华文化的底色,打造一批以声像阅读为特色的城市书吧,以全民阅读浸润心灵、树立新风。

“咚咚咚,咚咚咚……”4月17日上午11时许,一阵响亮的鼓声从疏附县第二中学的操场传来。由30名少年组成的英歌舞队利用大课间休息时间排练,击槌跳跃间,舞动的是少年们渴望登上更大舞台表演的梦想。

这是疏附县第一支英歌舞队,2024年由广东援疆支教教师牵头成立,已在当地小有名气,深受青少年和各族群众喜爱。

英歌舞、舞龙舞狮、咏春拳、潮剧潮乐……近年来,在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以下简称“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推动下,岭南文化的风吹到祖国西北边陲,非遗瑰宝如绵绵春雨滋润着各族群众的心田。

粤师传授岭南非遗

在疏附县第二中学操场上,少年们手执双槌,踩着鼓点翻飞跳跃,动作行云流水。

“英歌舞火遍全网,没想到在喀什能学到原汁原味的。”高一年级学生阿卜杜赛麦提·吾斯曼作为学校英歌舞队队长格外自豪。英歌舞取材自《水浒传》,自小怀揣“武侠梦”的他,对英歌舞尤为着迷。

担任指导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岭南民间舞蹈文化研究与教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郭庆奥。2024年这位广东支教教师来到疏附县第二中学。“我有英歌舞基础,想在学校组建一支队伍。”郭庆奥说,经过选拔,30名学生组成了首支英歌舞队。

2024年,在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主办的“粤新一家亲 共绘同心圆”第二届粤港澳新篮球嘉年华活动上,英歌舞队披挂上阵,精湛舞技赢得阵阵掌声。“这是我第一次得到那么多掌声,英歌舞让我们的课余生活变得更有意义。”阿卜杜赛麦提说。

当新疆热瓦普邂逅潮州音乐,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喀什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大一学生萨达凯提·麦麦提吐逊用热瓦普弹奏经典潮州音乐《画眉跳架》。2024年,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支持广东潮剧院在喀什大学成立潮乐传承中心,邀请广东的潮乐演奏家们定期来授课。自此,有着逾千年历史的岭南潮韵在丝路明珠喀什奏响,岭南非遗为媒,增进了各族学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支教大学生、援疆教师、广东文艺名家……一批批援疆工作者跨越山河,将英歌舞、舞龙舞狮、剪纸等底蕴悠长的岭南文化带到了南疆大地,让它们落地生根,“粤艺润疆”成为文化润疆的一张亮眼名片。

覆盖群众超50万人次

最近,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中心小学,每周四下午的社团活动格外热闹。广东援疆教师开设了广绣、剪纸等艺术课堂,师生们用巧手剪裁、穿线,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

举家援疆的援疆教师陆婉静,结合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指导学生创作哪吒、敖丙等剪纸人物。五年级学生艾斯玛·居麦喀日举着作品说:“用剪纸表现最喜欢的哪吒,好玩又有意义,我感到特别开心!”

“目前,剪纸、刺绣社团吸纳学生120余人,创作作品300余件,不少学生开始钻研剪纸的文化内涵。”陆婉静说。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社团活动,在受援地校园如火如荼地开展。2024年,广东援疆支持喀什地区和图木舒克市107所学校开展舞龙舞狮、剪纸、书法等活动171场次,新建文化社团119个。岭南文化的影响力,以校园为起点对外辐射蔓延,激发了各族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

伽师县第四中学学生阿布都拉·木萨江的日常总与舞狮相伴。近年来,在广东援疆支持下,伽师县已组建了100多支龙狮队伍。作为校园龙狮队的主力,阿布都拉苦练技艺,渴望获得展现自我的机会。

2024年喀什地区首届龙狮竞赛令阿布都拉难忘。南疆地区50余支龙狮队伍同台角逐“狮王”,阿布都拉所在的伽师县第四中学代表队获得青年乙组(16岁以下选手)冠军。更让他欣喜的是,全程观赛的父母也喜爱上了龙狮文化,如今,舞龙舞狮已成为家庭的共同话题。

咏春拳亮相喀什古城景区、精品潮剧《李商隐》在喀什首演、广东文艺志愿者赴喀什巡回演出……广东援疆以文体赛事交流、精品剧目演出为契机,提升岭南文化在新疆的影响力,相关活动累计覆盖群众超50万人次。文化为媒、活动搭桥,岭南文化在南疆大地变得触手可及。

书吧成“打卡”新地标

活动和演出赛事的举办,让各族群众对岭南文化有了直观体验。广东援疆进一步推动文化项目落地,打造文化“大巴扎”,形成矩阵效应,让群众在家门口欣赏岭南文化瑰宝,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喀什书城岭南阅读空间,因其粤喀融合的设计风格成为喀什文化“新地标”。

美术教师姑再努尔·艾尔肯常带着学生在这里学习,“岭南元素的融入,让喀什书城的面貌焕然一新,也让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地域文化。”她说。

喀什书城岭南阅读空间由广东援疆支持建设。喀什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部经理海丽介绍,岭南阅读空间集阅读、艺术、文创、图书销售、文化活动和轻餐饮等多功能于一体,集中体现岭南文化风格,成为粤喀两地文化交流的平台。

离岭南阅读空间不远,坐落着“悦读粤有趣”城市书吧,这是广东援疆打造的全疆首个以声像阅读为特色的城市书吧,在空间设计上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配备AI、VR、朗读亭等数字设备,让传统阅读转变为听书、观影、朗读等沉浸式体验。

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书吧成为市民“打卡”新地标。“太神奇了,点一点触摸屏,就可以听故事、练书法。”11岁的艾斯玛·阿布都妮家住城市书吧附近,她说,相比纸质阅读,声像阅读更直观、生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广东援疆在喀什市、疏附县、伽师县及图木舒克市中心区域建成多个“悦读粤有趣”城市书吧,并在受援地中小学校建设一批声像图书室,通过举办2024“悦读粤新”喀什书展——南国书香节喀什分会场活动,吸引万名群众参与文化盛宴,以“书香喀什”推动文化润疆走深走实。

记者手记

跨越山海的文化共鸣

英歌舞、舞龙舞狮、潮剧潮乐……这些充满特色的“粤艺”在南疆大地落地生根,不仅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为这些穿越时空而来的文化瑰宝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润物无声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当一群从小跳麦西热甫的孩子踩出英歌舞的鼓点,当热瓦普的琴弦流淌出潮州音乐《画眉跳架》的旋律,当一双双学习广绣的双手从笨拙变得得心应手……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得以延续、在碰撞中实现升华,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包容性。

这些充满魅力的传统文化让不同地域的人们找到情感共鸣。在广东援疆的推动下,岭南文化跨越山海来到新疆,成为连接心灵的纽带。文化传承的内生动力已然形成,这是文化润疆工作最动人的成效。

广东援疆通过一个个有形有感的文化项目,让“粤艺润疆”形成矩阵效应,让广东和新疆两地群众在艺术欣赏、实践体验中增进了解、加深感情,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收获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深刻认知。期待未来有更多类似的文化交流行动,让中华大地处处绽放民族团结绚丽之花,释放出凝聚人心的磅礴力量。(加孜拉·泥斯拜克 袁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