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金观平:立足实际走特色转型路

更新时间:2025-04-24 06:39  浏览量:4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云南考察时指出,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不同,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近年来,各地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挖掘了创新潜力。一些产业逐渐壮大,成为地方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一些地方因产业兴旺而充满活力。从多地成功实践来看,转型升级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盲目跟风、简单地“除旧布新”。

立足本地实际,依托特色转型,产业升级才能走得稳、走得顺、走得远。区域资源禀赋和已有的产业链基础,既是产业转型的依托,也是比较优势所在。资源丰富地区的各类矿产,可为产业转型提供原材料和动力支撑。产业体系较完备的地区,已有的技术、人才及基础设施的储备,可帮助现有产业在上下游细分领域快速布局,实现从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新兴产业的转型。中西部一些资源型城市,正是依托石油化工、煤化工、金属冶炼的“家底”,通过延伸产业链、挖潜精细化发展,完成了单一产业向多元生态的转变。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文化资源集中的区域。一些拥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城市,依靠丰富的历史遗迹、独特的民俗风情,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带动、创意设计跟上”的发展之路。丽江、阆中、平遥带动的古城热,景德镇瓷器、潮州英歌舞带动的非遗热,《黑神话:悟空》带动的影视文旅联动热,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产品、文化节庆活动成为城市“破圈”“出圈”的新密码。

从长远看,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的特色化改造,还能为破解同质化竞争、放大品牌效应提供有效路径。云南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以花卉、中药材、水果等为代表的高原特色农业渐成新名片。独具特色的产品,不仅自带品牌光环,还助力当地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调查显示,拥有清晰“产业画像”的地区,其特色产业集群的利润率明显高于同质化园区。这种了解家底、深挖家底、赋能家底的发展模式,培育出独特的竞争优势,为其他地方结合自身特色推动产业转型提供了借鉴。

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答卷”并非易事,一些地方走过的弯路值得反思。部分地区对自身资源优势认识不足,深挖资源潜力不够,造成资源闲置或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有些地方盲目追求新兴产业,忽视了对已有产业链的优化升级,甚至抛弃了优势根基,导致核心技术断层,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新产业又未能成功培育,产业发展陷入困境。还有一些地方缺乏整体规划和协同发展意识,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各企业、各环节各自为战,无法形成合力,难以充分发挥资源和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事实上,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仍然在于突出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找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文化底蕴各不相同,这就为产业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只有充分认识、深入挖掘自身特色,才能找到产业转型升级的精准着力点。在巩固传统优势基础上,通过要素重构、制度创新、数字赋能等驱动,将区域特色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优势。(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