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与魔鬼共舞——雷军

更新时间:2025-04-27 09:31  浏览量:3

最近正在思考如何写雷军和小米,刚好刷到这个视频,高度认同。

雷军终究是可惜了

我曾5次写雷军和小米,视角不同,有批评,也有鼓励。马霞出声永远实事求是,而不是从个人的立场和喜恶出发。

本文从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人视角来谈雷军。以小米和雷军为例,目的是审视金融市场与企业家的初心。

先复盘金融市场中的小米。

一、雷军创业的几个阶段

1、上市前

看一个企业的家底,资产负债表客观且全面。

这是小米申请上市时递交的资产负债表

上市申请需提交三年的会计报告。上市前,小米录得资不抵债约1280亿元人民币,数字不全,无法进行拆分分析。分析师报告指出,这1280亿中,亏损大头源自小米对优先股债权人的高价回购。

说人话,就是雷军与优先股持有人签了赌约,不低于某个价格回购债权。如果上市价格高于承诺价格,皆大欢喜;如果低于回购价或不能成功上市,这1280亿亏损就是小米永远的包袱,小米需要用经营性收入来覆盖这部分亏损。

这就是标题“与魔鬼共舞—雷军”的由来。

创业集资像一场豪赌,资本无暴利不起早,成功上市,资本吃散户。不能成功上市,资本吃企业,企业没肉可吃,大家一起死。王健林对赌失败就是最好的佐证。

2、成功上市,估值超5倍的市净率

高估值上市,小米摘掉了资不抵债的帽子,摆脱了与债权人的赌约。

资本与企业的关系:上市前,债权人赌小米成功上市,上市后,资本不仅赌小米业绩,同时和散户对赌波动曲线。

3、复盘股价过山车

上市

2018年7月9日,小米在香港证交所挂牌交易,发行价17港元,开盘即破发,当日收盘价为16.8港元。据雷军本人说:“上市破发的压力让我失眠。”

随后小米股价开始上涨,在7月18日达到21.55港元的高价。

跌跌不休

一年后,小米股价来到了8.35港元,和上市价格相比,跌幅达61.2%。市场对小米充满了失望与质疑。

转机,华为被制裁,小米借机提高了手机市场份额。

2020年11月24日,股价涨到了28.4港元。自历史最低点8.35块涨幅242.6%

吃相难看的“先旧后新”集资法

2020年12月2日宣布,用以旧换新方式增发股票。23.7港元发行10亿新股发行8.55亿美元零息可转换债券合计融资约人民币300亿元。这次融资是香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先旧后新配股,引发市场质疑。2022年10月25日,股价又回到了8.45港元,自高点跌幅达76.4%。

造车点亮市场

2021年3月30日,雷军宣布造车。两年后,SU7正式发布。小米造车掀起现象级讨论,雷军本人声望大涨

2025年3月19日,小米股价来到历史高位58.2港元。媒体称雷军已登顶中国首富。

再次“先旧后新”融资超400亿港币

2025年3月25日,小米以53.25港元价格配售8亿新股,净筹资425亿港元,同时向3877名员工及供应商奖励8344万股。小米股价承压。

屋漏偏逢连夜雨,三个女孩因车祸不幸遇难。

小米股价在两个负面消息的重压下跳水,新高后仅仅13个交易日,一口气下跌了37.4%。

本文花如此多的笔墨复盘小米,只是为了说,雷军在如此压力之下办企业,得有多强大的心脏啊。

车祸之后,雷军不再每天更新微博,甚至也没出现在上海车展,推迟了YU7发布。社交媒体负面消息满天飞。

二、雷军的命运是众多企业家的缩影

上面视频的博主说:

“雷军其实蛮可惜的,就雷军,本来在第一流集团,做一流企业的人。本来可以做很多大事情。作为企业家该去做格局面上的事情,甚至可以改变时代、改变生态的事情。可是现在,雷军只是赚钱。只是为了赚钱,就是改变不了什么生态,更改变不了什么时代,何况吃相还不好看。雷军可惜了。”

本人深以为然。

然而资本金融化的今天,做企业就要与魔鬼共舞。

企业家创业第一步是能借到钱,找到钱,就穿上了资本的红舞鞋,从此便成为资本的提线木偶。资本没初心,雷军哪能有初心,哪里顾得上吃相。

做企业,产品要好,还要便宜,股价还要涨。很多小米粉丝不仅是用户还是股东。多重的既要又要,哪儿可能面面俱到,哪里出点问题,社媒就狂炒。

如今造车不仅仅是交通工具,消费者选车还带有时装的色彩,选车代表个人的范儿,开什么车也是个人包装。

雷军外貌好,谦谦君子的样子很受欢迎,成了流量密码。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雷军樱花树下代言YU7,我就预感到要反噬了。三个女孩的生命,打翻了雷军的流量包。

造车不仅仅是产品设计,产品营销,还需要管理供应链。

企业的生态链包括:

技术、产品、资金、市值管理,营销、市场集资、市场、路政管理、舆论、盈利、出海、等等,构架一个企业很像搭积木,哪一块脱落都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谈雷军,因为雷军的命运代表了矛盾的普遍性。

回看过去40年中国企业明星的荣辱兴衰,90年代、00年代、10年代的弄潮儿,今天还有几个能闪亮登场?没破产、没坐牢已经算是成功者了。

如今的创业,拼的是谁胆大。大胆的对赌,大胆的行贿,大胆的做白手套。企业在如此的市场环境中单打独斗,活出来是幸运,战死沙场是必然。

雷军穿着资本的红舞鞋,能不能在内卷严重的电动车产业里卷出成功,变数很多。生存是他第一原则,哪里还顾得上吃相。

那么,如何给企业家松绑?

构建一个良性的、没有赊账的、不内卷的产业生态,才能提高企业的成功概率。

要知道,良性生态是管理出来的。管理产业链,如果不依赖垄断资本,政府就该承担管理责任。

三、政府该为电车产业做些什么

如今造车的难点,车祸与产品声誉相伴相随。

汽车时代出车祸没人找车企。如今有了车祸就怪智驾和电池安全。

路上的网约车大多数是电车,可以这样说,电车的拥有率不高,但是使用率很高。我试图寻找官方的统计数字,想把电车车祸死亡率与汽车车祸的死亡率做个对比,没有找到权威的统计数字。

没有权威数字,就无法论证矛盾的普遍性,那么,社媒就可以肆意炒作。博主们通过过度渲染车祸赚流量,打开手机,满屏的黑哪家车,捧哪家车,乌烟瘴气。

智驾安全与路政管理标准化

我认同智驾技术仍不成熟。但是即便不成熟的智驾安全度也比我的驾驶安全度强很多。

我认为,三个女孩的悲惨遭遇与路政管理不规范有关。谁反驳,我们可以把这个案例放到德国的行政诉讼法来审视,看看路政管理该承担什么责任。

出车祸,驾驶者一定有责任,规范路况管理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减低驾驶失误时所造成的伤害。一个追求好车的国度,一定有铁一样的路况管理纪律。

我曾写文呼唤雷军,不解决路况管理标准化问题,你的Dream Car,就是噩梦Car。

四、构建一个大而强的自主产业链体系

电车的产业链很长,怎么管?产业链管理的杀手锏是管钱。管钱,以信贷改革为纲,重构有活力不内卷的产业竞争。

从稳定造车成本的角度谈重构电车产业链,之前我做了视频。

产业管理10-电车的产业链重构

解决内卷根本是实现盈利法竞争。最近中欧协商电车市场准入,欧盟提出用限价进入欧洲来取代关税,即中国电车不能低于某个价格进入欧洲市场,我认为这是务实的管理方案。

写了这么长,目的是呼唤全面的经济改革和系统化重构。

总结

我笔耕不辍是因为专家和官僚们不给力,要么胡说八道,要么打哑迷。

我的责任感之一是普及金融常识,给大家一些经济、金融、货币的底层逻辑。责任感之二,试图推动金融改革。

有了信贷管理平台,政府管理产业竞争就有了抓手,企业资金不依赖资本,企业家才能脱了资本的红舞鞋,才能心无旁骛研究技术升级、开发好产品、开拓全球市场。

唯有金融改革,我们才能构建一个没有美元的世界。

然而,目前仍看不见体系化改革的影子,管理层天天忙着补锅。在现有金融生态里,企业、金融资本、证券、散户都难逃做韭菜的命运,如此的环境,出不来中国梦典型,只能是骗子遍地开花。期望管理层尽早认识到这一点。

有理想,还需要有放飞理想的土壤,雷军英雄气短啊。

马霞

2025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