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树真谈戏丨净行:以铁骨豪情立起舞台脊梁

发布时间:2025-08-05 09:40:54  浏览量:1

在潞城红旗剧团的表演体系中,净行是极具张力的“硬核”存在。这一行当以“气”为魂——身段上,或虎步龙骧,或振臂扬威,一招一式都透着股斩钉截铁的刚劲;唱腔上,善用“炸音”破云、“虎音”撼场,浑厚嗓音裹挟着磅礴气势,既能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肝胆赤诚,更暗合了上党地域文化中“宁折不弯”的精神底色。这种“以形传神”的表演逻辑,正是传统戏曲“写意传神”理论在舞台上的生动落地:演员通过外化的声腔身段,将角色的内在风骨具象化,让观众在视听冲击中直抵人物灵魂。

脸谱是净行与角色对话的“密码”,更是艺术表达的点睛之笔。红为忠义、黑为刚正、白为奸猾,竖三分脸突出棱角、阴阳脸暗藏矛盾,色彩与线条的夸张配比,实则是对人物性格的高度凝练。比如在《灵堂计》中,饰演包拯的演员便以墨黑脸谱为底,额间一抹月牙既显“铁面”之威,又含“为民请命”之仁;一句“秉公断案昭日月”的唱腔,以“炸音”起势、“虎音”收束,将角色的凛然正气与为民做主的信念融为一体——这既是净行“以技传情”的实践写照,更呼应着“文艺为人民”的创作初心,让程式化的表演与现实精神形成了强烈共鸣。

潞城红旗剧团的净行艺术能有今日气象,离不开几代人的接力开拓。

上世纪50年代,王来云便打破“净行必演权贵”的固有模式,将田间劳作的质朴感融入身段,把百姓的喜怒哀乐揉进唱腔,比如在《夺印》中饰演的地主,既保留净行的威严架子,又通过蹙眉、甩袖等生活化动作,让“反派”不再是脸谱化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的复杂个体。

到了60年代,王现才与曹全盛更是各辟蹊径:王现才在《文王访贤》中以“韵”取胜,唱腔如古钟含情,哪怕是怒斥无道朝廷的唱段,也带着三分婉转的悲悯;曹全盛在《司马庄》中塑造的净角,以“劲”立骨,台步跺地如夯土,唱腔喷口似惊雷,将包公的智勇演绎得淋漓尽致。二人一柔一刚,一沉一扬,如同艺术高原上突起的两座高峰,既让净行的表演挣脱了“千篇一律”的桎梏,更为本行当的发展标出了可触可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