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2025年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百里杜鹃站)|非遗舞蹈与体育精神的碰撞

发布时间:2025-07-06 21:54:35  浏览量:1

“大家把动作再收紧些,上台后要记得站位再向右一步,记住!”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祝英用排练视频给弟子做最后指导。

随着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百里杜鹃站)的举办,一场非遗文化与越野运动的精彩碰撞正式上演。在开赛仪式上,非遗舞蹈《铃铛舞》、舞蹈《启航》、非遗项目《滚山珠》、白族《霸王鞭》等节目惊艳亮相,为赛事增添了独特的文化色彩。

《滚山珠》是第二个节目。祝英提早带着16个孩子于主舞台旁做准备。主持人报完节目名,孩子们吹着芦笙步入舞台。祝英握着自拍杆跑到舞台前,弯腰记录着舞台上孩子们的表演,“记录视频用于复盘,每一次上台演出,都是为下一次进步做准备。”当孩子们在舞台上吹奏芦笙完美完成“后仰空腰腹支撑”“三人立”等高难动作时,祝英松了一口气,参赛选手们也纷纷举起手中的镜头记录这一精彩瞬间。

“《滚山珠》这个舞蹈要求笙不离口、曲音不断、一步一个音符。”祝英介绍道,《滚山珠》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之一,集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表演者需持续吹奏六管芦笙,同时完成高难度动作。舞蹈再现了苗族同胞在迁徙途中互帮互助、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场景。当天表演的孩子中,部分是艺术团招收的贫困家庭学子,部分选自校园兴趣班。

此外,开场的非遗舞蹈彝族《铃铛舞》同样引人注目。舞者手持铜铃与彩带,演绎出骑马、祈祷、双人旋转等动作。索玛艺术团领队刘亚婷介绍,2008年,《铃铛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刚健豪放的舞姿传递着彝族的血性气概以及“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艺术精神,为越野跑者注入精神动力。本次开幕式上,该艺术团除表演《铃铛舞》外,还献上了红色舞蹈《启航》。

这场赛事将白族《霸王鞭》作为压轴节目,舞者们挥动彩鞭,伴着起跑队伍起舞,为参赛选手呐喊助威。

“开场节目质量很高,这个赛事既锻炼了身体,还让我了解到了当地的非遗文化,感觉非常好。”参赛运动员岑延瑶说。

通过彝族《铃铛舞》、苗族《滚山珠》等非遗舞蹈表演,充分展现了当地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魅力。这不仅强化了本地居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对于外地观众和选手而言,更是了解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非遗文化与越野运动“挑战精神”的结合,不仅丰富了赛事的文化内涵,更提升了赛事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品位,吸引着更多参赛者和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