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时班或将退出历史舞台?不受待见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这4点上
发布时间:2025-07-05 18:55:15 浏览量:1
大家发现没有,现在要求取消延时班的家长越来越多了。
延时班,顾名思义,就是将放学时间延后。
比如,小学原本是3点半放学,参加延时班后,放学时间被延后到5点半。
最初搞延时班,主要还是为方便家长接孩子。
由孩子所在学校提供延时服务,安全更有保障,且费用也不高,一个月费用在200元以内,比起校外的1000多的托管班可便宜太多了,切实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延时班是从2017年开始推行起来的,至今已经8年多了。
为何在实行了多年之后,延时班越来越不受家长待见了呢?
要说原因,主要有4个。
原因1:政策执行变味了。
延时班原本是自愿参加的,但在执行过程中,被很多学校明里暗里搞成了强制参加。
我邻居家的小孩子所在的小学,从小学一年级起,老师就暗示一定要参加延时。
邻居想,这才一年级,让孩子早点放学回家,还可以运动运动,好过在教室里坐一天。最后全班就只有他家孩子没参加延时班。
升入二年级,班主任老师直接把话挑明了:延时班要讲新课,孩子不参加,可能跟不上。
邻居万般不情愿地给孩子报了延时班。他倒不是怕孩子跟不上,而是怕孩子在学校被老师针对,被穿小鞋。
像邻居这类,被强制参加的家长,自然对延时班不太感冒,巴不得马上取消。
原因2:延时班远没有达到家长的预期。
很多家长都希望,延时班能减轻自己辅导功课的负担。
孩子如果能在延时班把作业做完,并交给老师批改,那家长就不用再辅导功课了。
那些对孩子有更高要求的家长,也可以利用空出来的时间,给孩子安排一些额外的学习任务,帮孩子做拓展。
可很多家长发现,有些老师利用延时上新课,赶课程进度,搞得孩子根本没有时间写作业,回到家后,吃饭都得抓紧,要不然天天搞到10点11点才能睡。
家长和孩子都累,这种延时班谁愿意上呢?
原因3:放学时间太鸡肋。
小学的延时班一般5点30左右放学。对于希望去学校接孩子的家长来说,时间早了一点。
毕竟要赶到学校接孩子,家长5点就得下班,但现在又有多少用人单位可以5点准时下班呢?更别提加班了,家长还是接不了孩子。
即便能赶去接孩子,等把孩子接回家,再准备晚餐,基本也要7点过,孩子才能吃上饭。此时距离午餐已经过去7个多小时了,孩子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还不如直接把孩子放到校外的托管机构,待到6-7点,甚至更晚,都没问题,还能顺便把孩子的晚餐解决了。虽说花费高一点,但相对于学校的延时班,省心多了。
原因4:孩子在校时间过长。
孩子如果上延时班,那他在学校里的时间将接近10个小时。
很多学校的延时班,都没有安排户外活动,孩子要一直被圈在教室里。
这对于一个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爱动爱玩的孩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孩子根本坐不住,躁得不行,哪里静得下心来学?
上延时班不仅不会让他们的成绩上涨,相反,还会因为学习时间过长,而对学习产生懈怠情绪,甚至是出现厌学倾向。
这是家长无论如何也不愿看到的结果。
写在最后:
延时班原本是一项特别有利于家长的服务,现在搞得怨声载道,主要原因还是在执行过程中,被一些学校玩废了,把自愿变成强制,把辅助写作业变成上新课。
初衷是为家长减负,最后却让家长和孩子都疲惫不堪。这样变味了的延时班,谁喜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