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在这里分享成长经历是对我莫大的鼓舞!”《中医思维·青年专刊》作者这样说~

发布时间:2025-07-07 18:48:21  浏览量:2

阅读文字 遇见自己

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会 朱勇

《中医思维·青年专刊》第3期发表《看见基层医生》

《中医思维·青年专刊》一年了。这是我没有注意到的事情。每个月,我们和报社专刊部的老师们合力,召开先锋沙龙,深度访谈,为前沿话题积累素材;邀请院士、国医大师等,寄语鼓励青年;征稿、约稿,邀请更多中医药人聚焦行业关切,助力青年发展。

在《中医思维·青年专刊》一岁之际,结合工作,我有一些感悟和想说的话:

希望更多的青年专家来平台发声,把《中医思维·青年专刊》真的当成青年人发声、展示的专属平台,展示有“个性”的自己。

希望更多青年重新关注阅读这件事,重新翻开纸媒,读有用的文字,读有灵感和启发的观点,读出“心静”的自己。

希望大家一起传播,让《中医思维·青年专刊》成为新技术、新理论的集聚地,大家一起碰撞思路,感受青年风采,遇见前行的自己。

希望未来,更多的人与我们一起,激扬文字,遇见自己,见证发展。

“在全国平台分享成长经历是对我莫大的鼓舞”

广东省中医院 张开源

《中医思维·青年专刊》第5期发表《俯夯根基 仰得苍穹》

时光荏苒,转眼间《中医思维·青年专刊》已迎来创刊一周年的重要时刻。有幸在“吾爱吾师”栏目中发表了一篇《俯夯根基,仰得苍穹》,在全国的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这是对我莫大的鼓舞。

在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医思维·青年专刊》的设立无疑为我们这些中医药青年人才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文章撰写过程中,我推敲字句,将自己跟师学习的所想、所得进行提炼,在与编辑老师的交流中,进一步深挖了跟师的感人故事,并制作了视频在中国中医药报全媒体平台传播,受到了我身边老师、朋友们的鼓励和赞扬,也激励着我继续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刻鞭励自己进步。我深知,作为中医药青年人才,我们肩负着传承与创新中医药的重任,打好基础、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创刊1周年之际,我衷心祝愿《中医思维·青年专刊》能够越办越好,成为中医药青年人才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广阔舞台。我相信,在《中医思维·青年专刊》的引领与支持下,我们中医药青年人才一定能够携手共进、砥砺前行,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这里,严谨探讨与大胆设想和谐共存

南京中医药大学 顾任钧

《中医思维·青年专刊》第10期发表《我在湄南河畔讲中医故事》

《中医思维·青年专刊》创刊一周年之际,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员,我深刻体会到它不仅仅是一本传播知识的媒介,更是一个激发思考、培育创新的平台。《中医思维·青年专刊》以青年视角重新诠释中医智慧,让古老的理论焕发出时代的光彩,这种“以古鉴今”的探索精神,正是当代中医传承最需要的品质。

感谢专刊编辑的悉心指导,使我得以在文章发表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学术交流,更对中医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在参与编写的过程中,最令人欣喜的是看到中医思维正在年轻一代中生根发芽。青年学子们不再将中医视为束之高阁的古老学问,而是能够用现代语言解读经典,用科学思维验证经验,用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种转变让我看到了中医发展的无限可能。《中医思维·青年专刊》提供的不仅是一个发表观点的平台,更是一个思维碰撞的空间,在这里,严谨的学术探讨与大胆的创新设想和谐共存,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相互启迪。

尤为珍贵的是,《中医思维·青年专刊》始终保持着开放包容的态度。它不设门槛,鼓励多元思考;它不惧争议,欢迎不同声音;它立足传统,却放眼未来。这种特质使得中医理论得以在交流中深化,在实践中完善。青年读者们既可以从中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正是中医教育最理想的状态。

展望未来,期待《中医思维·青年专刊》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成为中医创新思维的孵化器,青年才俊的成长沃土。希望它能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促进跨界交流;深化理论探讨,强化实践指导;立足本土特色,拓展国际视野。相信在编读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医思维·青年专刊》必将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发展注入持久活力,让千年智慧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