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女生带宁夏娃跳《本草纲目》火出圈!把操场变星光舞台
发布时间:2025-07-07 20:40:27 浏览量:2
青春,可以是在图书馆里奋笔疾书、在运动场上挥汗如雨,也可以是在实验室里孜孜探求、在田野上仰观俯察……青春是一种进行时,它有万般模样。你的青春是什么模样?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贾吾桐同学,她的青春是一场“双向奔赴”,既编织孩子的梦想,也丰盈自己的生命。
宁夏彭阳县第一中学的操场上,歌曲《本草纲目》的欢快节奏似乎还在激荡。
一个女孩踩着节拍挥动双臂,带着数百名学生一同起舞,点燃了大山里的青春律动。
她,就是来自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学专业的2023级硕士研究生贾吾桐。她以艺术为翼点亮青春,用舞蹈的光芒编织山区孩子的梦想,让热爱与责任在岁月中双向奔赴。
一束光,织梦网
受到教师母亲的影响,贾吾桐从小到大的梦想都是成为一名老师。
进入厦大后,她对学校里的支教社团十分感兴趣。作为从小练习啦啦操、健美操的国家级运动健将,贾吾桐身怀“绝技”,“我想我的特长能为孩子们带去一些课本之外的东西”。可由于紧张的训练和学习,她一直没有机会参与线下支教。但支教这颗“种子”在她心中埋了下来。
大三下学期,这颗种子终于发芽了。
贾吾桐在云南支教时的照片
通过学校社团,贾吾桐了解到了一个赴云南的短期支教活动正在招募志愿者。她主动报名,前往大理。在那个有风的地方,贾吾桐经历了让她永远铭记的时光。
一次,她带着孩子们去体育器材室里挑选用具。虽然器材很丰富,但是鲜少有人教他们使用,所以很多器材上都蒙着一层灰尘,贾吾桐就一个一个地给孩子们介绍。一束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的身上。
在堆放着的器材的最下面,贾吾桐发现了一堆花球。厚厚的灰尘模糊了花球原本的颜色,她拿起来抖了抖,散落的灰尘在阳光中飞舞。
“老师,你会用这个,对吗?”“当然!因为这是我的特长。”
在这间狭小、落满灰尘但有光的器材室里,贾吾桐给孩子们跳了一段花球啦啦操。当动作停下时,贾吾桐对上了他们炽热的目光。“我刚拿起花球的时候,他们的眼神还是很懵懂的,但我跳完后,他们的眼神在发光发亮。”
那一天,贾吾桐的舞蹈像一束光,照进了孩子们的心房,而孩子们的目光,也照亮了贾吾桐前方的道路。
“我意识到,我的存在真的可以给他们带去一些价值,这更加坚定了我之后想要支教的想法。”
贾吾桐与同期支教老师的合影
带小鱼,看大海
在这次经历的推动下,贾吾桐更加坚定了要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信念,她主动报名了厦门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支教团的一员。2022年,她去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第一中学支教。
在那里,贾吾桐和队友们都“身兼数职”。贾吾桐担任高一半个年级的体育老师,同时也是一个班的班主任。如果哪个班缺老师了,他们又会变成这个班的物理老师、那个班的英语老师。虽然忙碌,但她说,和学生们在一起很快乐。
有一段时间,原本安排在大课间的跑操暂停了,贾吾桐想让久坐的学生们能获得适当的体育锻炼,便拿着音响,到学校的空地带着大家一起跳操。欢快的音乐和舞蹈洗去了长时间学习的疲惫,明媚的笑容出现在了大家青春的脸上。
跑操恢复后,跳操的时间没有了。一天,贾吾桐的办公桌上突然出现了几张小字条:
“老师,我还想继续和你一起跳舞。”
字条轻轻的,在她的手里却有重重的分量。
在校长的支持下,贾吾桐再次带着想要跳操的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一起运动。一开始,贾吾桐会自费买一些奖品,奖励给坚持运动的同学,“到后来根本不用奖励,大家都积极地加入到跳操的队伍中来”。
一个多月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篮球争霸赛即将开幕。校长找到贾吾桐,希望她可以编排一支暖场舞蹈,带着孩子们参加开幕式。贾吾桐欣然接受:“肯定没问题!”
原创舞蹈对于“科班出身”的贾吾桐来说并不难,但是舞蹈编好后,她发现有些动作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过大。于是,她又根据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简单的修改,量身定制了一套原创健身操《本草纲目》。然后在经常来跳操的同学里挑选了86个人,每天晚上和周日下午进行排练。口号声、拍子声,每天都会在操场上准时响起。
演出的那天,贾吾桐站在台下,看着自己带出的孩子们在台上大放光彩,心中无限感慨,“看到大家能站上这么大的舞台,真的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孩子们在开幕式上表演
今年年初,贾吾桐回到了宁夏。“我之前答应他们,一定要回去看一看。”当时在读高一的学生们,眨眼已经升上了高三,即将面临高考。贾吾桐针对每个人的学习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并为他们加油打气。
“我也是从一个小城市走出来的,山西到厦门,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从山到海的突破。我相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所以希望他们都能考到理想的学校,到外面看更大的世界。”
支教团的队员们常说:“带小鱼走出大山,看看大海。”贾吾桐正在践行着,她要带着她的小鱼们,去看大海。
今年2月贾吾桐离彭前发的朋友圈
螺钉驻,事尽善
“我作为一名党员,要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完成每一项工作,先完成后完美。”不论是在宁夏深耕支教,还是在厦门完成学生工作,贾吾桐始终以“尽善尽美”的原则,做好每一件事。
在成为厦门大学学生艺术团执行团长后,贾吾桐深度参与到校史剧《南强颂》的组织架构中,负责统筹工作。
这是贾吾桐第一次以总统筹的角色参与到一个剧目中,1台剧、100多个演员、5幕22场,都由她来监督调配。演员何时上台、音乐何时播放、灯光何时变化,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反复的确认。“很多东西不是靠别人告诉你然后记住的,而是要实打实地参与到无数场的彩排中,才能真正学会并解决问题。”每一次排练,贾吾桐都全神贯注,记下每个需要改善的细节,然后反馈给各个部门,在一遍遍的练习中不断打磨完善。
贾吾桐正在记录排练过程
联排到凌晨一两点,排练完后逐一核对灯光、音乐等细节,整整几天连轴转,这些都是常有的事。建南的灯光,在凌晨为他们亮着。“我是一个比较在意付出回报比的人,所以虽然很累,但当获得了正向反馈,这时候的成就感就能抵消之前所有的疲惫。”
对于贾吾桐来说,成功的演出就是最好的反馈。2024年12月22日晚,贾吾桐带领《南强颂》团队,在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完成了第一次香港公演,许多校友慕名而来。
演出时,贾吾桐站在后台,发现台下的观众都全神贯注。第三幕“厦大师生”中,不少观众在听到“陈嘉庚先生”说“我登上天安门城楼一看,到处是飘扬的红旗。我高兴啊,海外的华侨终于有了自己坚强的母亲,这位母亲就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不禁潸然泪下,“看到这个场景,我心里特别感动”。
“每一个职位都有对应的职责和需求,不论事情大小,都要做到完成、完美。”
贾吾桐与《南强颂》演员的合影
从东南鹭岛到西北山塬,从体育赛场到三尺讲台再到舞台聚光灯,贾吾桐用细腻、有爱的心,对待遇到的每一个人,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遇到的每一件事。她留下的每一个足迹,都成为了一片片拼图,描绘出一个昂扬、善良、努力绽放的贾吾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