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奉贤虾”跃向更广阔舞台海洋大学教授团队科技下乡二十载,助力奉贤白对虾亩产量突破千斤
发布时间:2025-08-05 11:22:02 浏览量:2
中国发展网讯 傅潇瑶 记者鲍筱兰报道 在奉贤区千亩虾塘畔,上海海洋大学戴习林教授带领的教授博士服务团已坚守二十年。这支“把论文写在江河湖泊上”的团队,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使奉贤南美白对虾养殖成功率从60%跃升至近100%,亩产量翻倍突破千斤,更推动“奉贤虾”获得国家绿色认证,成为乡村振兴的科技典范。
上午九时,在庄行镇千亩水产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养殖户王雷杰跟着专家们一起,细心观察水体情况和虾苗长势,喜滋滋地期盼今夏南美白对虾的好收成。“戴教授的虾苗活力强、成活率高,亩产年均增加300斤。”
2005年7月,10位戴着党员徽章的教授踏上了一条“科技兴渔”的初心之路,这便是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博士服务团的赤诚起点。二十年来,服务团足迹遍及30个省市自治区,深入446个涉渔县,培训渔民近2万人次。教授博士们顶烈日、冒风雪,把实验室搬到鱼塘边,把技术送到渔民手中,他们不仅是科学家,更是乡村振兴的“摆渡人”。
科技赋能下,奉贤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实现了质的飞跃,养殖面积和产量占全市的50%左右,确立了在上海市养虾业中的领先地位和奉贤区水产业中的一业特强地位。奉贤区生态养殖服务中心副主任于忠利表示:“特别是在上海市虾类产业技术体系、南美白对虾产业技术体系两大项目带动下,我们与首席专家戴习林教授领衔的项目组和博士服务团深度合作,在适合上海地区淡水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选育、SPF苗种规模化繁育、降本提质稳产高效养殖等关键技术环节实现多点突破,同步建立了苗种检疫监测、水质监测、病害预报预警平台,一举破解种源依赖进口、病害高发、增产不增收等瓶颈,实现技术指导与培训全域覆盖,推动养殖成功率、亩产量连年攀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显现。”
从实验室到虾塘边,二十载春秋沉淀出“科技蓝”浸染“农业绿”的奉贤样本。区生态养殖服务中心表示,将放大科研协同效应,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聚力打造南美白对虾产业高地,让“奉贤虾”跃向更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