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我不理解在老家建房;现在,我庆幸当初老伴的坚持
发布时间:2025-06-12 05:49:59 浏览量:2
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在农村建房。这是因为他们更有钱,还是更多人想在农村养老呢?其实都不是,大家觉得在老家有座房,那就是底气,是根。
10年前,我老伴决定在农村建座房。那时,我们已在城里买了套房,我们只有两个女儿,我觉得在老家建房没什么意义,便一直反对。但老伴一意孤行,硬是拿出20万在老家建了栋四合院。房子建好后,我们很少回去住,一年也就清明、过年回去待几天。为此,这10年来,我没少埋怨老伴,怪他不该建房。
然而,后来发生的几件事,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想法错了。
一、老屋成了天然的“疗养院”,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老伴常年患有鼻炎,退休后,这鼻炎愈发严重。尽管一直在服药,病情却未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四处寻医,许多医生看过之后,都表示难以根治。最后,有一位医生建议我们换个环境,去环境好的地方住一段时间,说不定鼻炎会有所好转。
抱着试试的态度,退休后我和老伴来到乡下自建的房子居住。仅仅住了三个月,没想到老伴的鼻炎竟有了显著改善。起初每天都要吃药,后来逐渐减少到一周只需吃两三次药,就能控制住病情,鼻炎发作的次数也大大减少。
这让我不禁反思,当初我反对来乡下,认为城里医疗条件便利,如今看来,这想法并不完全正确。
二、老屋成了亲情链接的纽带,让亲情变得更紧密
我老伴兄弟姐妹挺多,一共有9个。以前每年过年,大家最多聚在一起吃个饭,从不过夜,因为人多没地方住。自从房子建好,每年过年,兄弟姐妹都会带着儿子女儿、孙子外孙回来住上几天。
孩子们从小在城里长大,第一次在这么宽敞的院子里疯跑、放烟花、追狗撵鸡,还能爬树摘果子,兴奋极了,直说比城里的游乐场还好玩。
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平常在城里手机不离手的孙子,也愿意跟着邻居孩子满山跑,摘野果、喂小鸡。孩子们临走时还嚷着下次还要回来。
现在,一到过年或者放长假,老家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每到这时,老伴总会得意地说:“看吧,我当初的决定没错吧?”
三、老屋让我们找回了久违的邻里温情
去年过年,我们在老家新建的房子里过年。刚把亲戚们送走,老伴突然急性肠胃炎发作,上吐下泻,疼得直不起腰。我赶忙拨打120,可救护车从城里过来至少得1个小时。看着老伴疼得脸色惨白,我心急如焚,却又不知所措。
这时,隔壁老张听到动静赶过来发现是这情况,赶忙和他儿子开着自家小货车赶来,二话不说,把老伴抬上车,直奔镇卫生院。途中,他们还联系了在卫生院工作的亲戚提前做好准备。幸亏送医及时,老伴很快转危为安。
这件事让我不禁感慨,在城里住了几十年,我们甚至不知道对门邻居姓甚名谁。但在农村,却能真切感受到这份浓浓的人情味。
四、老屋让我们找到从“无所事事”到“被需要”的快乐
退休后在城里,总觉得日子漫长,除了跳广场舞、下棋,好像找不到更有意义的事。
回到村里,一切都变了。房子需要日常维护,小菜园需要打理,鸡鸭需要喂养,邻里乡亲串门唠嗑,偶尔帮村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写写春联、调解点小矛盾,带领大家集资修祖祠。老伴则带着大家跳起了广场舞。
我们从城市里“多余”的老人,一下就变成被乡亲们需要的一份子,感觉格外的有干劲。
现在每天清晨,听着鸡叫起床,然后把自己的小院打扫整理一下,去菜园里转一圈,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安宁和满足感。
我也越来越能理解了老伴当初的坚持:他不仅是要建个房子,更是为我们漂泊的心灵,寻一个踏实落地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