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沪剧新程:传承与新生,共赴时代舞台!

发布时间:2025-07-08 17:12:06  浏览量:4

新年的钟声敲响,万象更新,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沪剧界也在回顾与展望中,开启新的篇章。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这位沪剧艺术的领军人物,在新的一年里,心中满是对沪剧发展的规划与期待,每一个想法都饱含着对这门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回首过往一年,改革开放40周年的辉煌成就历历在目,而即将到来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在上海举办,无疑为戏曲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沪剧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茅善玉谈及这些时,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她表示:“这些都是沪剧发展的黄金机遇,我们要牢牢把握,创造更多精彩。”

在众多计划中,沪剧《敦煌女儿》的打磨是上半年的重中之重。这部由上海沪剧院去年倾力打造的剧目,成功跻身十二艺节评奖演出之列。家门口办节,让全院上下都充满了斗志,他们决心将这部剧雕琢得更加完美,力争在艺术节上大放异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剧组从剧本到表演,从舞美到音乐,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演员们反复揣摩角色,导演团队不断提出新的创意和修改意见,幕后工作人员也在为打造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而努力。茅善玉强调:“《敦煌女儿》不仅是一部剧,更是我们沪剧人对艺术追求的体现,我们要让它成为沪剧的一张亮丽名片。”

国庆期间,上海沪剧院将推出红色系列沪剧展演,这是文艺工作者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更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担当。通过这些红色题材的沪剧作品,展现中国人的中国精神,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感受到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力量。这些剧目将从不同角度展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让年轻一代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茅善玉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演出,让更多人了解沪剧,也让沪剧在传承红色文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人才培养是沪剧发展的根本,沪剧院在这方面一直不遗余力。2006级沪剧青年演员和2013级沪剧青年团的新苗们,在院方和老一辈演员的悉心培养下,已经蓄势待发。下半年,一场专门为30岁以下青年沪剧演员举办的汇演将拉开帷幕。这场汇演不仅是对年轻演员们多年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成为沪剧舞台上的焦点。近年来,沪剧院为这些年轻演员打造了许多剧目,创造了无数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茅善玉欣慰地说:“这些年轻人是沪剧的未来,看到他们的成长,我对沪剧的明天充满信心。”

随着上海对红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的大力推崇,沪剧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已经成功举办四届的沪剧节,今年将迎来第五届,越来越多的上海人对家乡曲种表现出了浓厚的热情。沪语训练营里,孩子们的身影越来越多,而且不再仅仅是受长辈影响,更多的是自发地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探索。戏曲所蕴含的正能量,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远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效。一位参加沪语训练营的家长表示:“让孩子学习沪剧,不仅能让他们了解家乡文化,还能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修养,真是一举两得。”

沪剧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沪剧的表演和欣赏中来,年轻观众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让沪剧人倍感欣慰,也让他们对沪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茅善玉感慨地说:“看到沪剧越来越好,我们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努力,让沪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在新的一年里,沪剧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上海沪剧院将在茅善玉的带领下,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无论是打磨精品剧目,还是培养优秀人才,亦或是传承和弘扬沪剧文化,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希望。相信在沪剧人的共同努力下,沪剧这朵江南戏曲之花,必将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迷人的芬芳,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沪剧在新的一年里创造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