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十年舞龙舞狮路 木山小学接续传承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5-07-09 00:30:30 浏览量:2
在荔浦市修仁镇木山小学的校园里,每逢课余或节日,总能听到激昂的鼓点声与欢快的喝彩声交织。一条条色彩斑斓的“巨龙”上下翻飞,一只只威风凛凛的“雄狮”跳跃腾挪,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尽情享受着舞龙舞狮带来的快乐。
据了解,木山小学自2015年起,就开启了舞狮这一传统文化项目的学习与传承之旅,随后又拥有了自己的舞龙队,至今已走过整整十个年头。学校用十年时间,让这项文化传统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同学们配合鼓点舞龙舞狮。 记者刘菁 摄
6月23日,记者来到位于修仁镇木山小学,正好赶上舞龙舞狮队的孩子们换上行头准备上课。“换好衣服后,拿上自己的龙、狮道具,到国旗下集合,准备开始练习。”一位老师在一旁提醒,孩子们迅速地集合,开始了又一次训练。
据了解,2015年,时任木山小学校长的覃小园怀揣着一个朴素而又美好的想法,将舞狮这一传统项目引入校园。在当时,学校面临着如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课题。于是,在她的积极推动下,木山小学的舞狮兴趣班正式成立。
刚开始,学校面临着诸多困难。没有专业的器材,覃小园和老师们就从有限的经费中精打细算,为孩子们购置了基本的舞狮道具;缺乏专业的指导老师,他们就四处打听,邀请到了当地的民间艺人来学校公益授课。尽管学校能提供的条件有限,但丝毫不影响孩子们的热情。
此时,民间艺人梁德安也受邀加入了教学队伍中。据了解,梁德安老人自学多年,对舞狮这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得知学校要开展教学后,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公益授课。从2015年开始,每月他都会准时来到学校,为孩子们传授技艺,并亲自给他们击鼓伴奏。在校园的操场上,常常能看到梁德安老人一边打着鼓点,一边耐心地指导孩子们的身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木山小学的舞狮队逐渐走上正轨。在余恒生校长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后,争取到了荔浦市文广体旅局的大力支持,学校有了第一支舞龙队。随着参与学习的学生不断增多,余校长又个人掏腰包购买了第二条“龙”的道具,便有了现在“龙狮齐鸣”的雏形。
孩子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每逢六一儿童节以及各种节假日,孩子们都会在校园进行舞狮表演,吸引了众多师生和家长观看,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舞龙舞狮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加入进来。
十年传承
孩子们得到多元发展
“刚开始,我对舞龙舞狮只是感到好奇,尤其是看到那些有意思的道具,就兴奋得不行。虽然学起来有点难,但是大家都特别努力。”小学五年级的黄紫涵是从1年前开始接触舞龙舞狮的,回忆起最初的学习时光,她和许多同学一样,不仅要学习基本动作,还要学习如何去配合,冬天冷夏天热,能坚持下来十分不容易。“学习舞龙舞狮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而许国栋则是从小受到爷爷的影响,对舞狮有着特殊的情感。从9岁开始,他就耳濡目染地学习舞狮。加入木山小学舞狮队,他如鱼得水,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表现,成了同学们眼中的“小师父”。他常主动帮助其他同学纠正动作,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在他的积极影响下,舞狮队越来越团结,学习氛围也越来越浓厚。
时至今日,现任校长黄庆玉再次为学校的兴趣班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如今,长期参与学习传承的学生有将近40名,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但都有同样的兴趣,也让校园氛围更加和谐。“通过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对学校和学习都充满了热情。在达到强身健体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承也是很有必要的。”
梁德安老人(右二)带领学生学习鼓点和敲锣。 记者刘菁 摄
十年过去,梁德安老人如今已73岁,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依然坚持为孩子们授课。他说:“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我也希望把它传承好。在退休之后发挥自己的余热为学生们多做一点奉献,是我最大的心愿。”除了在学校授课,在临近的几个村子里还有很多学生上他家里跟他学习舞龙舞狮。每逢节庆,他们还会在村里进行表演,为节日增添浓厚的文化氛围。
而学校在开展兴趣班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学生们更新学习舞龙舞狮的器材,为兴趣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舞龙舞狮队也逐渐小有名气,连续多年参加庆祝新春舞龙舞狮巡游,还参加了各种节庆展演活动,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学习舞龙舞狮的成就感。
十年来,木山小学的舞龙舞狮项目从最初萌芽到如今的蓬勃发展,经历了许多困难,但也收获了满满的喜悦与成就。它不仅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更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得到了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