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特朗普挥舞关税 “大棒” 为哪般?权力追逐引发贸易地震

发布时间:2025-07-11 04:40:00  浏览量:1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与政治舞台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自其再度执政以来,一系列关税举措频频出台,引发全球经济的波澜。

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特朗普似乎并不将关税视为推动贸易平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常规贸易工具,而是将其当作一种在世界舞台上施展影响力、贯彻自身意志的强大权力形式。

特朗普对关税的态度并非一以贯之,而是经历了长期的演变且充满模糊性。在成为总统候选人之前,尽管他断断续续地提及关税,但更多是宽泛地表达对美国在贸易中被 “剥削” 的不满,并未形成清晰、系统的关税主张。

比如在 1987 年,特朗普在新罕布什尔州一家扶轮社宣传其新书《交易的艺术》时,并未提及 “关税” 一词,只是强调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日本等国家对美国利益的损害,提出要让这些国家偿还美国的赤字。1988 年,他在奥普拉・温弗瑞的节目中,针对科威特和日本的贸易问题,也只是建议某种利润分成形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关税。

2000 年,当特朗普考虑以改革党路线竞选总统时,其出版的政策提案书《我们应得的美国》中,并未把关税作为解决贸易失衡的手段。直到 2011 年,特朗普再次考虑竞选总统时,才开始呼吁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前提是中国不 “遵守规则”。

然而,到了 2015 年,他对如何应对中国贸易问题又表现出不确定性,一会儿威胁汽车制造商若不搬回美国就征收高额 “税”,一会儿在接受《纽约时报》编辑委员会采访时表示希望对中国商品征收 45% 的 “税”,当被问及是否是关税时才予以确认,但随后又否认曾呼吁征收 45% 的关税,引发诸多争议。

特朗普将关税视为手中的有力武器,在国际舞台上肆意挥舞。他坚信通过征收高额关税,可以迫使其他国家在贸易及其他方面向美国让步。

例如,在其第二任期内,频繁对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起关税威胁与实际征收行动。当地时间 2025 年 7 月 7 日,特朗普宣称向包括日本、韩国和南非在内的 14 个国家和地区发送了威胁加征关税的信函,并将 “对等关税” 的暂缓执行期延长至 8 月 1 日。

这种行为让各国陷入恐慌,担心无论做出何种让步,都可能无法满足特朗普不断提高的要求,因为他似乎将关税作为一种持续施压的手段,而不是为了达成公平、稳定的贸易协议。

从特朗普卸任期间与助手和同事的私人谈话中可以看出,他将这些征税行为视为一种巨大的权力象征。

他不关注关税对美国经济内部可能产生的长期负面影响,如对消费者和依赖进口原材料企业的成本提升,而是更看重通过关税展示美国的强硬姿态,重塑全球影响力格局。在他眼中,关税仿佛成为了重新平衡全球权力结构的工具,让其他国家因畏惧高额关税而对美国言听计从。

特朗普这种将关税当作权力工具的做法,引发了国内外的诸多混乱与质疑。在美国国内,各界对其关税政策忧心忡忡。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美国历史上 “最大的经济自戕”,可能导致约 200 万美国人失业,每个家庭面临至少 5000 美元的收入损失。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里・赫夫鲍尔指出,特朗普政府的 “对等关税” 政策将使美国通胀率上升 1.5 个百分点,美国很难避免经济衰退。

在国际上,多国媒体和专业人士纷纷批评美方所谓 “对等关税” 是倒行逆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伊恩・贝格表示,这场关税战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尤其是在各国进行报复性反制的情况下,后果不堪设想。

德国巴登 - 符腾堡州银行金融市场研究主管托马斯・迈斯纳称美国的 “对等关税” 意味着 “向全球自由贸易宣战”。阿根廷主流媒体《号角报》发表文章称,所谓 “对等关税” 不会让美国重回特朗普声称的 “黄金时代”,反而使其站到了全球对立面。

此外,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还严重破坏了国际间的信任,打乱了全球供应链体系。例如,许多亚洲企业受到严重冲击,外国投资开始重新布局,从可能面临高关税的国家和地区转向关税较低的区域。

美国企业在海外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也受到影响,一些美国品牌不得不将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进一步削弱了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和信心。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基于促进贸易公平、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考量,而是其个人权力欲望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延伸。这种做法不仅给美国自身经济带来巨大风险,损害了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也严重破坏了全球贸易秩序,让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愈发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