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东方舞韵”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时间:2025-07-12 00:45:51 浏览量:2
“今晚的每一部作品都仿佛一首诗、一幅画,是对东方文化极具美感的诠释。这些舞蹈不仅展现了中国的自然风光与人物形象,更传达了一种触动心灵的力量,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一位法国舞蹈专业的观众在观看《舞韵东方》中国传统舞蹈展演后,对当晚的演出赞誉有加。
近日,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和旅游交流中心共同主办,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承办的《舞韵东方》中国传统舞蹈展演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剧院举办,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学院副教授莫非介绍,整场演出共呈现12部舞蹈作品,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为核心,涵盖傣族、维吾尔族、朝鲜族、畲族等少数民族舞蹈,以及中国古典舞与戏曲舞蹈作品,呈现中华大地上多元文化共生共融的壮美画卷。从江南水乡的婉转柔美,到草原大地的雄浑奔放;从东方哲学的空灵静谧,到少数民族的流光溢彩,舞者凭借精湛的技艺与真挚的情感,精彩诠释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韵律、形体与精神之美。
在这场演出中,11名演员在60分钟里高质量完成12部作品。“我们所有演职人员马不停蹄,一个节目接着一个节目抢妆,我和几个孩子到了当地就有点水土不服,一直低烧。有个孩子在谢幕时终于绷不住了,脸上已分不出是泪水还是汗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舞蹈学院教师杨伊竹云回忆时满是感慨。
“这一程,我们不仅是舞者,更是文化使者,很荣幸作为代表展现中国舞蹈魅力,以舞为媒、交流绽放……”参演人员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他们主动走上舞台与参演师生合影。法国观众阿卜杜努尔表示,整场表演展现的中国韵味、东方美学令人叹为观止,每支舞蹈都独具特色,内涵各异,令人惊奇。观众伊丽莎白认为,整场演出就像观赏一幅幅流动的中国画。许多观众对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原创中国古典舞《春水前溪》产生了浓厚兴趣,询问该舞蹈的历史背景、形象塑造、表现内容及情感传递等细节。
本次展演引发当地观众对东方美学的热烈讨论,深化了文明互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夏开堂认为,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理念碰撞,团队巧妙地将中国传统舞蹈元素融入当地文化氛围,实现了艺术的双向滋养与创新,这不仅让国外观众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中国传统舞蹈产生强烈的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师生的专业素养,锻炼了团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继“春之旋律”“夏之清风”“秋之月韵”“冬之雪韵”等众多音乐品牌之后,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又以舞蹈为媒介推出“舞韵东方”,该品牌旨在“用肢体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持续探索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路径。通过剧场展演、户外“快闪”、互动教学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中国舞蹈艺术的多元魅力与深厚历史积淀,为中法文化交流增添新活力。
其间,团队还走进巴黎地标性空间,举办别开生面的“快闪”表演与舞蹈互动教学,舞者与法国学生及舞蹈爱好者互动,细致讲解中国古典舞与民族民间舞的文化渊源与艺术精髓,借助身体语言的共鸣,深化彼此理解,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我们在埃菲尔铁塔、凯旋门进行舞蹈互动教学与‘快闪’表演时,市民、游客纷纷驻足拍摄,还有人询问表演内容、表达学习意愿。”莫非说。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媒体信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快闪”视频在法国中文电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公众号发布后,仅两天的浏览量就超10万,点赞和留言不断。
走出国门表演,莫非切身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以及外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这不仅是舞蹈艺术的绽放,更是文化自信的传递,让全球观众在曼妙舞姿中感悟中国的深邃历史与时代蓬勃。”莫非认为,对于国际文化交流,应挑选经典作品及时向海外传播,展现中华文化的变化;同时,要走出剧院,到露天场地、旅游景点等更多场所进行文化展示,扩大受众面,形成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性生态。
夏开堂表示,通过此次展演活动,能够深切感受到当地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作为艺术院校,我们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交流品牌活动,推动优秀传统经典与学校更多佳作走向世界。学校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更多既具备深厚文化底蕴又拥有国际视野的艺术人才,为推动中外艺术交流作出贡献,同时也为师生创造更多走出国门、展示才华的机会。” 夏开堂说。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萌表示,未来,中心将持续牵手中法艺术机构与优秀院校,深化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让更多观众在欣赏舞蹈之美的同时,读懂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价值。
稿件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