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抗日名将挥舞大刀震敌胆!遭叛徒出卖不幸殉国,毛主席亲颁烈士证

发布时间:2025-07-13 21:52:30  浏览量:1

赵登禹将军·国军中将军衔

赵登禹(1898年-1937年),山东菏泽人,从小酷爱武术练就一身中国功夫,1914年,16岁的赵登禹跟随其兄及好友,跋山涉水900多公里,投奔西北军成为冯玉祥的随身护兵,跟随冯玉祥参加“北伐战争”、“中原大战”,作战勇猛,屡建奇功,被任命为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

1933年初,日军占领东三省后,10万日军长驱直入战火引到了长城一线,大战来临之前,国民革命军第29军长宋哲元便发出“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誓言。赵登禹奉命率领109旅从蓟县出发,驻守张北县坚守长城一线阵地。

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

3月10日中、日双方爆发了争夺关口的战斗。日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向喜峰口及其两翼阵地猛攻。中国守军英勇抵抗,虽给日军以重大杀伤,但由于自身武器装备太差损失也极大。为争取主动,赵登禹决定对日军展开夜袭。

3月12日凌晨,此时的赵登禹将军虽腿部已经负伤,依然身先士卒亲率精选的500人大刀队趁着夜色登上摩天岭。将士们凭借着劣势武器,挥舞着大刀和手榴弹,对着夜宿的日军大开杀戒,不少日军还在梦中就身首异处成了刀下鬼。

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大刀队与敌肉搏十余次,接连攻占了蔡家峪等十余处敌据点,缴获坦克11辆,装甲车6辆,大炮18门,机枪36挺,飞机一架,摧毁了一处敌军前线指挥所,获得日军御赐军旗、地图、摄像机等。喜峰口一战砍杀日军5000多人,日军遭受重大损失。

一寸山河一寸血。500名壮士组成大刀敢死队,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仅有2~30人生还。喜峰口战役的胜利,赵登禹的大刀队名声大振国人皆知。

此役成为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的首场大胜。捷报传开,举国振奋,坚定了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赵登禹和他的大刀队也因此战名垂青史。

更是让日本《朝日新闻》惊呼:“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60年来未有之侮辱。”反观日本兵从此后,晚上睡觉脖子上还要戴上一个自制的铁护圈,以防脑袋被砍掉。

为了表彰赵登禹的奇功,所率109旅扩编为132师,赵登禹擢升为132师师长,并授予赵登禹国军陆军中将军衔。

1937年,远在上海的音乐家麦新被赵登禹大刀队的英勇所激动,谱写了著名的抗日歌曲《大刀进行曲》,从此,“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唱遍了全国。

1938年春,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赵登禹:"神圣任务当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

正当赵登禹将军为国再立新功之际,却遭叛徒出卖不幸殉国。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第29军军长宋哲元任命赵登禹为南苑临时指挥官,7月27日,日军华北驻屯军迫不及待地下达了作战命令,以主力准备攻击南苑。

7月28日,日军向南苑中国守军发动总攻击。留守的29军将士誓死坚守,与日军血战六小时,终因寡不敌众奉命撤退,当赵登禹指挥部队从南苑撤退到大红门附近的田螺庄时,遭到日军伏击。据中方知情人回忆为,赵登禹身中5弹倒在农田中壮烈殉国。

赵登禹将军壮烈殉国的“第一现场”

据日军资料记载,他们早已获悉赵登禹所部132师会从这里撤退,并且提前一个小时到达这里设好伏击圈。那么日军是如何获悉赵登禹的行踪并及时进行部署的呢?

赵登禹将军身边有一个幕僚叫周思静,是高级参谋,赵登禹对他很信任,让人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是日军收买的汉奸,29军所有的作战计划全部由他泄露给了日军。赵登禹将军登车瞬间,他还给另一方奸细打了个电话说:“他上车了”。一代抗日名将就这样血洒沙场,牺牲时年仅39岁。

1946年,抗战胜利后,北平各界举行了公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仪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向赵登禹的家属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发的《北京字第捌拾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烈士证书。

1952年6月11日毛主席签发的《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1952年经冯玉祥夫人、卫生部长李德全提议,烈士遗骨安葬在卢沟桥附近的五道口。北京人民把西城区白塔寺侧的一条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

2009年9月,赵登禹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作为抗日战场上牺牲的国军高级将领,佟麟阁和赵登禹在强大的日军面前毫不畏惧、毫不退缩,奋战至最后一滴血,光荣地完成了保国卫民的天职,是全国军人的楷模。

2025年7月13日星期日

新疆·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