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阅见·新甘肃丨邓明:文创“兰小五”火热的背后

发布时间:2025-07-14 17:17:57  浏览量:2

一刹那的思维碰撞,一瞬间的奇思妙想,一次心灵的颤动,最初只属于你个人,但当它被记录被分享,就可能成为触动人心的作品,产生塑造世界的力量。为此,新甘肃客户端策划推出“阅见·新甘肃”栏目,诚邀“新甘肃”读者分享阅读“新甘肃”的真知灼见、思想瞬间、心灵感悟。

本期嘉宾:邓明,甘肃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7月6日,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开幕,非遗文创馆内,“兰小五”等一系列精美的文创产品精彩亮相,让观众大饱眼福。

非遗文创馆:亮点纷呈 人气爆棚

邓明:文创“兰小五”火热的背后

近日从新甘肃客户端看到一则消息,兰洽会非遗文创馆在甘肃国际会展中心精彩亮相,包括兰州“兰小五”在内的一系列精美文创产品让人注目,不由得浮想联翩。

狮子舞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华人圈春节社火队中最吸引人的节目之一,两人饰演,一头一尾,配合默契,由舞狮人持绣球,引导狮子。“狮子”摇头摆尾,前进后退,打滚跳跃,甚至登五六层高桌,盘四门,走绳索,踩跷跷板,灵动调皮,充满活力。

兰州的狮子舞、永登县的硬狮子舞,皆为非遗项目。兰州狮子以灵巧敏捷取胜。硬狮子则以厚重缓慢见长,用木条构筑狮子骨架,置绿皮毛,外重约100千克,按八卦图走,消耗体力很大,不时要替换演员。狮头深眼窝,银色眼珠,左右转动,炯炯有神,阔嘴白牙,显得威猛雄健,雍容华贵,憨态可掬。其形象极似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舞狮陶俑,加之驯狮人为胡人装束,可知硬狮子舞系从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传来。

狮子原产于非洲、西亚。《穆天子传》称狮子为狻猊。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西域月氏国向汉朝进贡狮子,为史书最早的记载。此后西域向中国进贡狮子络绎不绝。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撒马尔罕(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沙哈鲁王遣使朝觐,进贡一头雄狮,通过兰州黄河镇远浮桥,赴北京。

古代西域崇拜狮子,视为神力和王权的象征,其形象凶猛狰狞可怖。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张牙舞爪的波斯狮子变得和气,“吐赤白舌”的印度狮缩回舌头,经过长期的融合和改铸,形成华夏的狮子形象:威而不怒,憨态可爱,人狮和谐。置于衙署、民居大门口,迎瑞辟邪。民居影壁砖雕、木屏风绘画“太师少师”图,狮子怀抱幼狮,或双爪间蹲幼狮。用“狮”“师”谐音太师、少师,寓意子孙绵延。大门置狮纹,视为保护神。狮子滚绣球,有消灾除疫,预兆吉祥之意。

兰州市博物馆将白衣寺大门狮子头铺首,文创为“兰小五”,成为四瑞兽青龙、朱凤、麒麟、神龟之后,在兰州诞生的小弟弟,故称“兰小五”;也有龙生九子,其五为狻猊(狮子)之说。它浑圆的脑袋,大而有神的眼睛,阔而长的红嘴,绿毛蓝脸,憨厚萌萌的表情,向人们展示欢迎光临之意。同时它蕴含着迎祥、纳瑞、平安、幸福、吉庆、辟邪等嘉义,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多购买置家中,或以伴手礼馈赠亲友。

今年4月,“兰小五”出口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7月6日,第三十一届兰洽会在兰州隆重开幕,甘肃国际会展中心开辟非遗文创馆,展出异彩纷呈的文创产品,直径近两米的“兰小五”巨像亮相于玻璃橱窗内,它憨萌的笑容,引得海内外游客纷纷拍照留念,并选购“兰小五”系列文创产品,成为非遗文创馆中的亮点,同时将中华传统文化善于吸纳外来文化,融为一体的理念通过小小的“兰小五”演绎得淋漓尽致。

【阅见・新甘肃】栏目联系方式

邮箱:xingsp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