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商到“硒瓜翘楚”——杨旭超十四载耕耘书写富硒传奇
发布时间:2025-07-15 16:13:32 浏览量:2
旭超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里的富硒西瓜
□河南日报社三农全媒体中心记者 曹相飞 通讯员 王晓磊 杜藤野 文/图
“微信收款120元”“支付宝到账240元”……在舞钢市旭超果蔬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此起彼伏的收款提示音,奏响了丰收的喜悦乐章。7月9日,前来购买西瓜的客户王东一边挑选西瓜,一边笑着说:“这里的西瓜口感好,皮薄、肉嫩、甜脆化渣,4个装一箱,每箱120元左右,价格虽比普通西瓜高得多,但我还是愿意来这里。”
旭超果蔬专业合作社位于舞钢市枣林镇安寨村,这里孕育着“豫超安”瓜果的传奇。而这传奇的背后,是一段充满艰辛与奋斗的创业故事。
故事要从2011年9月讲起。彼时,在漯河医药公司从事药材生意的杨旭超,怀揣着对家乡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创业热情,回到家乡流转土地,开启了自己的农业种植旅程。2012年9月,杨旭超牵头投入资金1200万元,成立了舞钢市旭超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之初,合作社便确立了以发展特色农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起初,由于缺乏农业种植经验,技术储备不足,合作社连续3年亏损,累计赔进去360多万元。这对于刚起步的合作社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杨旭超没有放弃。
痛定思痛,杨旭超深刻认识到技术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2018年,他果断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合作,建立起富硒西瓜、富硒梨种植基地,并引进先进的大棚网架栽培技术种植富硒西瓜。这一关键举措彻底改变了合作社的命运,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种植效益更是达到了普通西瓜的3倍。
“豫超安”西瓜也自此崭露头角。春季种植时,采用“一优三增”“一保五早”栽培技术,5月便能收获,从结果到成熟仅需35天;夏秋种植,9月收获,结果后25天就可成熟。其植株长势稳健,果皮厚度约0.4厘米,中心糖度高达12以上,果肉黄中透红,肉质细嫩多汁,口感绝佳。更重要的是,“豫超安”西瓜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衰老、清除体内自由基等功效,对铅、铬、汞等重金属还有拮抗作用,符合国家富硒标准,品质上乘。
为提升“豫超安”西瓜的知名度,打开更广阔的市场,杨旭超和合作社成员们想尽办法。他们连续多年举办富硒西瓜节,在节日期间,不仅有“最大西瓜”“最甜西瓜”比赛,还有“趣味西瓜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吸引了众多城里人前来采摘、游玩,让大家在欢乐的氛围中认识和了解“豫超安”西瓜,也让它的名声越来越响亮。渐渐地,“豫超安”西瓜走出了舞钢、走出了河南,远销广东、福建等地。每年西瓜成熟时节,老顾客都会提前预订,甚至有人驱车数百公里前来购买。
在发展西瓜产业的同时,合作社并未停下脚步,而是不断拓展业务领域。除了拥有160亩富硒绿色吊蔓西瓜、甜瓜外,还有330亩优质富硒果树。合作社致力于打造当地最大的综合性新型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集生态农业种植、观光旅游农业、农产品加工、科普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农业的多元化发展。
如今,在旭超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周边10多个村160多户农民参与富硒西瓜、富硒梨的种植中,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豫超安”西瓜产业已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