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天鹅湖票务官方授权演出订票中心,请放心购买。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舞蹈芭蕾

暑期“三下乡”:湖南科大学子解码“稻虾共舞”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探新路

发布时间:2025-07-15 22:02:46  浏览量:2

近日,湖南科技大学数名学子积极响应学校返家乡实践调研号召,深入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围绕稻虾共生经济模式展开深度调研与实践,旨在探究稻虾共生产业对经济的推动效益,通过产业调研、技术推广、文化赋能等多维度实践,探索出一条科技与生态交融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

在青树嘴镇万亩高标准稻虾生态种养基地,一望无际的碧绿稻浪随风起伏,田垄边清澈的沟渠里,一只只活力四射的小龙虾正自在游弋觅食。

实践成员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种养商户了解到:以前光种水稻,刨去成本,一亩地赚不了几个钱。现在稻虾共养,小龙虾3-5月上市抢鲜价,水稻接着收,一亩地年收入轻轻松松过万元,效益翻了几番。结合过往南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县稻虾种养面积已突破62万亩,年产优质稻谷超30万吨,生态小龙虾9万余吨,综合产值突破惊人的150亿元。“稻虾经济”已然成为驱动县域经济腾飞、鼓起农民钱袋子的核心引擎。

为了解稻虾产业如何从田间走向餐桌、从初级农产品蜕变为高附加值商品,调研小组走访了位于南洲镇的现代化小龙虾加工龙头企业——湖南顺祥食品有限公司。

在严格消毒的生产车间内,同学们目睹了小龙虾从分拣清洗、高温蒸煮、急速冷冻到精深加工成调味虾尾、虾仁、即食产品的全过程。公司负责人介绍,顺祥年加工能力超3万吨,产品远销东南亚地区,有效解决了旺季虾价波动和销路问题。

除此之外,当地也正积极发展“小龙虾+旅游”,打造集钓虾体验、美食品鉴、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稻虾田园综合体。在罗文村“涂鸦艺术村”,色彩斑斓的民居墙壁上绘满活泼的小龙虾图案,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农家乐生意火爆。一只小龙虾,不仅“游”上了全球餐桌,更“舞”活了乡村旅游,延伸出一条融合一、二、三产的完整产业链。

团队调研发现,南县稻虾产业已形成完整链条。除鲜虾销售外,加工企业延伸出调味虾尾、虾仁等系列产品。在湖南金之香米业,学生们看到稻虾田所产的生态稻米,因品质优良、绿色安全而身价倍增,品牌大米每公斤售价可达普通大米数倍。

同时,稻虾共作的经济活力更激活了乡村就业。南洲镇一处合作社负责人表示:“插秧收稻、捕虾分拣、电商销售都需要人手,忙季能吸纳上百名村民就近务工。”调研团成员感慨:“以前以为种地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才明白科技赋能下的土地,竟能释放如此强劲的‘联农带农’能量!”

除此之外,成员也敏锐捕捉到产业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部分散户种养技术标准化程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精深加工比例仍有提升空间,品牌溢价能力待增强;极端天气对生产的影响日益凸显。结合专业所学,团队提出了以下建议:加强“田间学校”式技术培训推广力度,推动小农户有效衔接现代农业;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高附加值即食产品和生物提取物(如甲壳素),延伸价值链;构建更灵敏的市场信息预警体系和抗风险机制;探索“稻虾+数字化”智慧种养管理模式,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

稻浪千重,虾跃人欢。南县以“稻虾共作”这把金钥匙,打开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村生态宜居、农民增收致富的多重锁扣,探索出一条具有湖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湖南科技大学学子用脚步丈量、用心灵感悟的这份返家乡暑期调研答卷,不仅记录了一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样本,更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情系乡土、知行合一,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的赤子情怀。